搭上台鐵「藍皮解憂號」:感受記憶和歷史堆疊的歲月之美

無論你是不是鐵道迷,相信你也聽說過這輛充滿歷史意義的火車,「藍皮解憂號」不只是近年內鐵道迷、文青圈的熱門話題,更是爺爺奶奶、父執輩那一世代的共同記憶。重新回到鐵道奔馳的藍皮解憂號,對不同世代的台灣人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By 加分誌 2022/06/20 00:00:00

文/LISA 圖/Shutterstock

藍皮火車,是上一世代的鐵道記憶

藍皮解憂號的前身是台鐵的普快車,50年代後做為區間通勤的火車。普快車與現在看到的火車最大的不同是動力來源,過去的普快車是由柴電機車頭所牽引,且載客車廂沒有冷氣,只有靠著鑲在天花板上的電風扇和開啟窗戶才能讓空氣流通。由於燃燒柴油時會產生煙霧,曾聽搭過普快車的長輩分享:「以前搭火車,如果進入隧道前忘記把窗戶關上,出了隧道就會看到大家臉都是黑的。」

隨著西部縱貫鐵路在1979年電氣化、1990年代開始使用通勤電聯車,普快車的行駛區間開始退至東部和南迴鐵路,2014年以後更是只剩枋寮到台東這段南迴鐵路,可以看見普快車的機會僅剩每天來回各一班次。在2020年12月23日,完成南迴線和屏東線鐵路電氣化通車後,伴隨著台鐵時刻表改點、藍皮普快車停駛,鐵路運輸也走入新時代。

老火車重生,如何保留「老」的美?

有鐵道迷形容普快車宛如台鐵的「起家厝」,藍色的車廂外觀早已深植民眾的心中,因此台鐵也在2019年底定藍皮列車修復計畫,邀請鐵道文化學者、台鐵美學委員等專家針對列車深入考究,以現代的方式復刻火車車輛。

以現代的科技技術重新整修一輛列車並非難事,但要如何「修舊如舊」才是真正考驗考究和修復功力。除了提升安全性和舒適性,內部裝設的座椅、車窗、電扇、廁所等都整修更新,外觀更將整體顏色回復成最初的浪漫藍,車廂上的終點站指示牌、編號字體也參考過去的資料,將火車「復舊」為最原始的樣貌。

至於解憂號的名稱由來,則是來自台灣知名的旅遊作家劉克襄不經意的想法,認為打開藍皮普快車的窗戶、看著大自然、吹著海風足以忘卻所有煩惱,形容普快車是「解憂火車」,在2021年10月23日重新以觀光列車的身分回歸鐵道。

攜手南國漫讀節,屬於新生代的浪漫

2019年屏東首度舉辦南國漫讀節,期望讓被認為是「文化沙漠」的屏東透過閱讀提升整體民眾的文化素養,也藉此活動讓藝文團體來到國境之南,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行駛南迴鐵路的藍皮普快車也因此與南國漫讀節合作,藝文界各領域的創作者在火車上分享主題故事,並且停留沿線車站深入認識當地文化。

以南迴「微笑曲線」的鐵道路線和行駛於山與海的列車之名,曾邀請如詹宏志、林予晞、劉冠廷、王小棣、洪震宇、黃銘彰、詹朴等藝文界人士負責導讀或演講,以屏東的在地文化、歷史、議題為主題舉辦講座,每一屆南國漫讀節都吸引大批外地遊客造訪,長達5個月的活動期間內,車票更是一位難求。這不僅打響了藍皮解憂號在年輕世代之間的知名度,也以另一種方式傳承了這輛列車的共同記憶。

速度與便利性,時代有不同的詮釋

運輸科技的不斷革新,為人類帶來更便利的生活,追求更快速、有效率的同時,我們的確充分運用時間做更多事,卻也把人們逼進喘不過氣的壓力中,慢活、悠閒的氛圍也成為現代人最嚮往的理想模樣。有天若你也想擺脫生活中的煩憂、追尋慢旅的悠哉,搭上藍皮解憂號火車,讓它帶領你穿越層層隧道、前往忘憂的國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