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都會單車到船槳,看器研所如何接二連三蹦出絕妙解決方案

器,是具功能性的物件;研所,是實驗、研究新可能性的地方。器研所是由一群戶外運動狂熱者所組成的工業設計團隊。兩位創辦人孫崇實與張博翔的相遇,起源自兩人在台灣華碩電腦設計部門的同事關係,因為同一天到公司報到的巧合,加上兩人都有在國外唸書、工作的相似背景,以及對戶外運動的狂熱,很自然地一拍即合,於 2008 年成立器研所,至今近十年時間。因作品獲獎無數,在工業設計領域已具盛名。
By 加分誌 2019/11/08 11:00:00


器研所創立的終極目標,是希望終有一天,團隊在從事最熱愛的戶外運動時,全身上下用的都是自家研發的產品。在跟環境互動的過程,他們觀察到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對自然環境有很大的衝擊,更製造許多不必要的浪費跟消耗。例如在划船時,經常可以看到有來自各國語言的垃圾到處漂;爬上海拔 3000 多公尺雪山,抵達當時才經過大火肆虐沒多久,名為黑森林的區域,竟然在幾百年的樹根下方發現一千多公尺深的垃圾。

因為投入戶外運動,第一線接觸到這些駭人的環境問題令人痛心,器研所因此想藉由設計,盡可能改變跟環境互動的模式。投入自有品牌的綠能設計,期待透過讓大眾能少消耗一點資源,使生活更美好。

器研所的業務除了發展中的戶外運動自有品牌,還有另外一項經營主線—為企業提供設計服務,範疇為智能產品跟家用品。在經營自有品牌的同時,也藉由與企業合作設計案,接觸不同的產業,傳達自身期望透過設計改變社會的創作理念。因為對戶外活動的熱情與喜好,器研所結合興趣與專業,投入戶外產業,自行研發對環境傷害降到最低的設計。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曾獲金點設計獎,且在專業獨木舟領域大獲好評的格陵蘭式獨木舟船槳,以及兼具美觀與機能的都會單車。


▲器研所兩位創辦人,張博翔 (左)、孫崇實 (右)
 

都會單車

張博翔自 12 歲搬到溫哥華開始,養成了騎腳踏車通勤的習慣至今。以腳踏車作為認識不同城市樣貌,讓張博翔對單車有獨特情感。走過荷蘭、丹麥、哥本哈根等地,腳踏車行進的同時除了自身熱量,不會消耗資源;同時具備體積小,可以隨處停靠,不會妨礙到交通的特性,做為感受每個城市不同樣貌的交通工具再適合不過。然而回到台灣後,對於台灣素稱單車王國的說法,張博翔認為實際上應該稱作機車/計程車王國比較符合實情。目前台灣的單車市場以運動型的登山車、公路車為主流。在自有品牌單車設計初期,張博翔認清以自身的資源,很難在台灣單車產業裡做明顯的改變。

因此一開始的設定不在獲利,而在於讓更多人知道,在都市騎單車是一件完全合理又方便、有環保意識的事情。研發過程中,「UBike 崛起」對器研所推廣都市單車有很大助益。原本大眾都在懷疑「在路況紛亂的台北騎單車,真的好嗎?」藉由 UBike 才發現其方便性,目前在台灣的單車人口漸漸培養起來。


 

另外,腳踏車如同服裝有尺寸區分。相較於西方人,同樣的身高,亞洲人的身體比較長,但四肢短。要製造一部適合亞洲人騎乘的腳踏車,車架比例勢必需要依照其身材比例調整。發現這件在台灣單車市場沒有人做的事,器研所進而鎖定要設計一款「適合亞洲人在亞洲騎乘的都會單車」。在構思設計時,張博翔想起小時候阿公騎的腳踏車:鍊條被包覆起來,不會卡到褲子;腳踏車有立柱可以踢起來停;有鈴鐺、貨架、鎖供日常便利使用,甚至還有擋泥板,這些設定自從腳踏車從交通工具轉換成運動工具之後,就很少看到。「每天生活必備的車,反而最適合都市騎乘。」帶著點懷舊情懷,張博翔如是說。

 

格陵蘭式獨木舟船槳

創辦人張博翔與團隊熱愛划獨木舟,「幾乎坐在水面上,以水平的角度觀看岸上的風景,這是其他海上運動做不到的。」與大海親近的感受就如同回到母親的懷抱,讓他們難以自拔。在過去的經驗裡,他們發現市面上可以找到的槳推力很大,可以讓船跑得很快,然而反作用力也相對越大地回到自己身上,張博翔說年輕時的自己常常受傷,更因此患有習慣性脫臼。

當時正好有位朋友從國外帶回一隻傳統伊努特(愛斯基摩)人使用的槳:將一支細長的木頭,削成槳的形狀。張博翔敘述實際使用的感覺:「像是騎腳踏車時把檔位放在比較輕的齒輪上,重踩下去比較慢,但是長時間平均下來速度是一樣的,而且對身體負擔小得多。」。器研所就此藉由原住民的智慧,並運用過去設計經驗,成功將傳統木製槳改良為兩截式碳纖製槳,此番革新不但增加使用強度、減輕重量,增加使用年限,更重要的是,解決了運輸的困難。

受限於獨木舟運動在台灣市場有限,器研所的格陵蘭式獨木舟船槳有九成是外銷國外。一開始只能從認識的人試用開始,並試圖進入各國玩家的群組或同好會,漸漸才打開知名度。現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器研所設計的格陵蘭式獨木舟船槳。


 

以器物研究思維出發,設計觸及企業

因為器研所生產戶外運動用品有使用性、耐用度、合理性三大訴求。強調每個配件都必須有存在的理由,讓現代人忙碌的生活少掉一些麻煩,生活品質提升,進而減少因為使用上的麻煩產生的負面情緒。這般實際訴求與智能產業商品需要增強使用合理性不謀而合,因而紛紛找上器研所合作。

傳統企業多是以「我做不做得出來這個東西」的方向開始思考。然而產品跟品牌思維在近幾年開始凝聚。面對這樣的商業合作,器研所會先進行內部評估,再進一步與客戶討論產品與品牌的核心價值為何。「這個產品存在的必要性為何?」「市場真的還需要另一個某某產品嗎?」在台灣,製造導向的主流思維已經持續很久,張博翔表示:「現在如果只關注在產品本身,其實很難在市場上發生效應,我們必須確認與合作夥伴有一樣的認知。」


 

每接到一個合作案,器研所內部設計師會一起參與討論。「每個人都有盲點,越多人參與盲點可以減少。」設計的原始構想可能來自衝動或靈光一閃,但這些靈感需要被驗證與討論,才經的起挑戰。再依狀況調整人力配置,把細節考慮的更完整。張博翔以胰島素注射器的設計案例,因為無法透過親身體驗找到操作技巧,後來找到與人類皮膚較為接近的三層肉,把市面上能找到的注射器都搜集起來,透過親身體驗針插入肉裡的感覺,再從業主的角度思考就更容易找到切入點。
 

靈感來自好奇與感受

器研所的設計靈感起源自對生活的諸多疑問與好奇。「在我們周遭有很多產品還沒有真的被深度思考過。」創辦人張博翔說自己小時候常常因為愛問問題被長輩罵。他以門把上的喇叭鎖為例,這個設計讓使用者從來不知該推還是該拉,人們已經被訓練到去推推看,不能推就拉;又例如掃描機,使用者從來不知道有字的那一面該要朝下還是朝上,雖然旁邊會有圖示,但一般人的使用習慣都是先試試看,失敗了才知道反過來做才對。生活中充斥著一大堆這樣的事情。一般人習慣接受這樣的不便,認為東西 「可用」就好。但身為專業設計團隊,器研所追求的是讓物品「好用」,物品的使用方式應當是依照人類的邏輯運作。


 

器研所的作品有部分與不同的領域企業合作,「產品的靈感常常來自於另一個產業經驗。」張博翔說。例如一次與朋友划獨木舟到清水斷崖露營,正因濕黏海水卻無法沖澡而感到痛苦。此時朋友拿出裝著清水的農藥桶作為戶外機動淋浴間,在場所有人都為此讚嘆。正如此例,了解一個產品,就可以換一種方式使用,會找到另一種切入點,產生意外的驚喜。他們一直用這樣的思維切入業界,也許他們不是醫療或交通這類領域的專家,但他們自詡是「使用物品的專家」—他們了解物件跟人應該怎麼互動才能順暢。


對於有志於投入產品設計的學生,張博翔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必須對生活充滿好奇心,勇於質疑生活周遭的各種為什麼,並擁有想辦法動手找答案的執行力,張博翔觀察到這是現在年輕人較缺乏的能力。設計產品的目標對象-人是既理性又不理性的矛盾共載體,正因如此,設計沒有標準答案,更不是非黑即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