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劉先生專欄|平衡職場與生活,瑞典的「剛剛好」就是最好

住在瑞典,一定要懂的詞叫做「Lagom」,它被奉為生活圭臬,是一種不多不少的哲學、一種剛剛好的學問、一門追求平衡的藝術。「Lagom」可以貫徹到生活各個層面上,也根深蒂固在瑞典人的心中。
By 瑞典劉先生 2019/12/04 12:30:00


我覺得能最接近 Lagom 的中文翻譯是「中庸之道」,而這樣的精神在瑞典人的團體相處中體現得最為明顯:要保持和諧、融入不突出。譬如在一大群人參與的跨部門會議裡,讓每個人都能充分發表意見是非常重要的;情侶之間的相處,兩方都是獨立又平等的個體;就算在冰天雪地的戶外公車站,大家依舊保持一段距離等公車,要給你我一個剛剛好的空間。正是Lagom這樣的哲學,造就了現代瑞典平等又博愛的民族形象;對於多元文化與種族的高度包容也成為瑞典職場的特色之一。

我在瑞典身為一個異鄉人,與其他的成千上萬的外國人一樣,一起在就業市場裡與本地人競爭。土生土長的瑞典人有主場優勢,但來自各國的人才也為眾多大型公司乃至中小企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與視野。在辦公室裡,各種不同口音的英語與瑞典語交互溝通,是國際公司的日常;而雇主也以能提供多元文化的環境自豪,認為「多元性」是刺激公司開發成長的關鍵。


在人人平等的大前提之下,瑞典的職業沒有分貴賤;也沒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瑞典的人們從小就是適性發展,培養自己真正的才能。學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都提醒孩子「你沒有比別人更好」,要尊重並感激每個人對於社會的貢獻。相較於資本主義市場中年輕人的野心與狼性,瑞典年輕人在職場中展現出更多的「人性」,一種「剛剛好」的職場相處之道,讓每個人都被尊重也發展所長。

也是因為 Lagom 的影響,瑞典人追求工作和生活的真平衡,認為工作是為了滿足更美好的生活;而生活不該被工作佔據。一天八小時的標準工作時間,大家到了公司的目標就是想要提早下班;而努力加班並不會被賞識,反而被認為是一種效率不彰的表現。

瑞典人的競爭力無關工作時數,平衡之後的力量反而更穩定也更深遠。
 





瑞典 劉先生
高雄成長、臺北啟蒙、2011 年起定居斯德哥爾摩。工作行銷、善於觀察、熱愛交談,體驗人生之際也偶爾讀書寫作,文章散見於網路與紙本媒體,經營臉書粉專「瑞典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