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 Dcard 工作環境,想在哪辦公都可以、每週三還可選擇在家工作

或許你知道 Dcard (狄卡)是台灣最大的匿名社群平台,但你可能不知道,最初的 Dcard 其實是個浪漫的配對平台,而 Dcard 的「 D 」 代表「 Destiny 」,象徵每個午夜 12 點抽到的卡片,是這輩子在 Dcard 僅有一次與對方相遇的機會,這個功能造就許許多多「卡友」相識相知。現在 Dcard 兼具論壇功能,話題大至國家法規、小至寵物日常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小天地。
By 加分誌 2019/09/12 15:00:00


需要什麼,我來完成!

還記得上大學之前對大學的想像嗎?真正成為大學生後,有「幻想破滅」嗎? Dcard 的起源其實就是來自兩個當時還是大學生的男孩,對大學生活的「幻想破滅」,以為上了大學,就可以認識很酷的人、參加特別的活動,有多彩多姿的生活,但事實卻不如預期。

他們因為這個「需要」,開發了 Dcard,啟動午夜 12 點抽卡配對功能:「 Dcard 最初的宗旨就是希望大學生走出自己的生活圈,認識更多不同類型的人,交換彼此的想法。」使用人數不斷成長,直至 2015 年 Dcard 離開校園,成立了「狄卡科技」。Dcard 共同創辦人林裕欽有著遠大的抱負,希望台灣在網路產業也能向世界交出亮眼的成績單而決定創立狄卡科技,希望能藉由 Dcard 帶領大家走向世界,讓來自不同背景、擁有不同身分的人都可以在 Dcard 找到共鳴。 

一個人不會只使用一種社群,現代人對於每個社群滿足的需求是不同的,可能剛從 YouTube 、網紅的貼文接收最新資訊、新聞,同時在 Instagram、LINE 與熟人、朋友分享自己看到的新奇事物,或單純紓發心情、寫寫日記。而 Dcard 能做到的就是當一個人對任何興趣任何主題有特別的意見,都可以在 Dcard 的各種看版上找到志同道合的網友激盪彼此的想法。不論是不敢對親近的人說出口的秘密,亦或是對時事的看法,在 Dcard 都可以不畏身分、性別勇敢發言。
 

▲Dcard 因員工數增多而另外租用空間,作為會議室。
 

學習的熱忱是標配

談到 Dcard 人才營運經理彭睦潔進入 Dcard 的歷程,睦潔說自己在大學時期開始對人資深感興趣而接觸相關課程,但考慮到台灣人資環境尚未成熟,在畢業後第一份工作選擇營運管理職務,轉職時剛好碰上 Dcard 員工數達約 40 人,正開始有人才管理的需求,偶然聽聞台大的學長在招募人才抱著聊天的心態探訪 Dcard。在面談的過程中,睦潔發現 Dcard 是個能讓員工發揮才能、重視員工的公司,因此下定決心加入。

來到 Dcard 總公司,沙發、零食、飲料應有盡有,員工可以在喜歡的位置工作,甚至連上班時間都是員工自己決定。只要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每週三「Remote Work」還可以選擇在家上班,這樣的工作環境令人羨慕。睦潔說越自由的環境,其實越需要自律,除了自律這個條件以外,學習能力及學習熱忱也是 Dcard 員工的必備能力,Dcard 需要員工不斷地精進自我、跟著團隊一同成長;樂於接受挑戰、不害怕未知,才能在變動快速的網路社群中保有一席之地。

▲休息室零食牆不怕你吃,就怕你不夠吃。
 

回歸到 Dcard 最強調的「學習」,公司非常積極提供給員工學習資源及成長機會。除了書籍,也有實體講座、線上課程及國內、外研討會的參與機會。希望用這些方式讓員工接觸到更多更新、更有趣的技術,也能和國外不同領域人才交流。公司內部每個部門也會舉辦讀書會,分享彼此接收到的最新資訊,以「知識共享」激盪出更有效率、更特別的想法。
 

▲Dcard上班環境舒適,可以在自己喜歡的角落工作。
 

上班好同事,下班不認識!?

在路上遇到同事,到底要不要打招呼?這個想法,應該出現在很多上班族的腦海中,睦潔卻說這樣的尷尬情境絕對不會在 Dcard 發生,因為在這裡同事之間的關係都很融洽, 感情好到有時下班了還會一起窩在公司打電動、聊天週末一起相約出遊,偶爾也會有「前」Dcard 員工回娘家跟昔日戰友敘敘舊。睦潔把公司形容成大學社團一般,可以聚集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共同討論、追求喜愛的事物。由於背景相異,當然難免衝突發生,但其實這正是追求目標過程中最精彩的火花,幫助我們擴展眼界,發現更多不同想法。

以往公司的員工不到 30 人,如今員工數破百,為了凝聚員工之間的感情,在內部線上公布欄,每位員工都可以在自己的版面上填寫興趣及自我介紹,讓大家認識彼此。每週二是 Dcard 固定的「午餐日」,公司會幫每位員工訂便當,每個人都可以一邊享用一邊認識新來的同事、對新同事提問。在這樣的環境下,員工之間的關係都是非常熱絡且緊密的。
 

▲週二午餐日,實習生開心聚在一起用餐


▲記錄員工留言、得獎記錄及媒體報導的角落
 

面試就像提案

睦潔說面試員工就像接受提案,應徵者把自己提案給公司,透過面試這場發表決定是否採用,因此在面試時非常注重一個人是否能簡短且有邏輯地歸納出重點,讓面試官能快速地看出他具備的能力與特質。

雖然這些特質難以量化評分,但透過應徵者曾參加的活動、分享經驗的過程中觀察應徵者是否在自己喜愛的領域持續更新資訊、挑戰新事物來判斷,也更詳細的提到:「在描寫或說明時可以透過帶領過的營隊的人數、規模等背景知識,會讓我們更了解應徵者、衡量他做過的活動規模大小。例如帶領五十人跟一百人所需的場地一定不一樣,找場地時難度也會加深;或是也可以告訴我們你在團隊裡擔任行政、財務的職位時,做了哪些事,這些都可以協助我們更準確地認識應徵者。」

應徵 Dcard 的履歷沒有限定形式,睦潔笑說有人用影片形式介紹自己為何想進入 Dcard 、想在 Dcard 做什麼,但印象最深的是曾經遇過應徵者送來錄音檔,直言「像在聽廣播一樣」,雖然非常有特色,但卻需花費比一般履歷更多時間才能得到需要的資訊,因此並不推薦,還是以最基本的履歷表為主。身為人資,在公司扮演媒合的角色,和每個部門溝通、了解不同部門需要的能力與特質,因此不管再奇葩的履歷睦潔都還是會用心審視,希望能找到每個 Dcard 員工在公司的最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