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加分!網路社群的世代演進

在大學 4 年中,總有那麼一個網路社群佔據了大家的日常生活,也許是系辦用來公告事情的版面、和同學辦活動的公用社團、通識課分組報告的討論視窗,或是你跟曖昧對象的聊天訊息。LINE、Instagram、Dcard 已成為現在大學生常用的社群軟體,但10 年前智慧型手機仍未普及,Facebook 尚未成為校園中的社群主流,論壇、批踢踢實業坊、貓空行館等 BBS 揭示板還是大學生最愛用的線上討論空間。自從網路與生活變得更息息相關,這些網路空間又在每個世代大學生的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呢?
By 加分誌 2021/10/01 00:00:00

 



台灣現存最大 BBS 批踢踢實業坊

電子布告欄系統   批踢踢實業坊
‧ 常見名稱:批踢踢、PTT
‧ 成立時間:1995 年 9 月 14 日
‧ 註冊人數:約 150 萬人

第一個流行的網路社群

電子布告欄系統(Bulletin Board System,BBS) 是藉由電腦網路連線遠端登入(Telnet)後,讓來自四面八方的使用者交換資料與情報的網路空間,可以 說是網路論壇的前身。雖然你不一定有使用過 BBS 系統,但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種網路論壇,瀏覽介面與現在的網頁不同,只能使用鍵盤操作,同時必須熟記各種系統指令才能更靈活運用。被稱為「站台」的空 間你可以把它當成不同機構設立的網路論壇,提供布告欄、分類討論、新聞閱讀、遊戲、與其它使用者線上對話等功能。(嗯?聽起來與現在的臉書沒有差很多吧?)

許多大專院校的計算機中心會設立給學生使用的 BBS 站台,例如:「中山大學美麗之島站」是台灣第一個以大學生為主要使用對象的站台,還有台大的「椰林風情」、政大「貓空行館」、清大「楓橋驛站」、 淡江「蛋捲廣場」等。這些站台會更新、發布校園相 關資訊,包含:學校的最新消息、學生之間交換選課心得、活動宣傳、系辦公告等。同時也提供學生交流互動的空間,例如:剛入學的小大一必須到系板留下基本資料,讓同學和學長姐更認識你;若有參加系隊、 社團也必須不定時到版上留下活動紀錄,或是隨時查看下一次練習集合時間。



從校園討論空間到台灣最大資訊集散地

現在台灣最知名的 BBS 站台「批踢踢實業坊」(以下稱批踢踢),最初建立在台大的學術網路上,供台灣大學的學生使用,其實原本的名稱是「台大批踢踢實業坊」。隨著使用者增加,批踢踢也陸續加入其他大專院校的版面和各種主題的討論空間,非台大學生的使用者也越來越多,即時性和高互動性的特色,讓它成為現在台灣各式資訊的集中討論空間。不僅使用者年齡廣泛,討論話題更是包山包海,許多社會議題、 政治話題經常成為批踢踢上的熱門焦點,而鄉民的意見時常左右著社會輿論。

學生雖然畢業離開校園,仍繼續使用這個網路社群,批踢踢從原本討論校園話題的網路空間,轉變為聚焦在社會大眾矚目的日常生活、社會時事,更新資 訊的速度不亞於 Facebook、Twitter 等社群網站。台灣從 2020 年能超前部署防堵 COVID-19 疫情擴散,也是多虧疾管署在批踢踢上看到有人提供中國武漢當地的相關情報,才能夠事先預防。

社群關鍵字
鄉民:出自電影《九品芝麻官》,起初是指看熱鬧的網友,目前泛指批踢踢的使用者;「酸民」則是衍伸表示「愛酸人的鄉民」。

推、噓:回覆文章時可以選擇「推」文或「噓」文留言,是鄉民贊成、推薦或不認同的反應,超過 100 推的文章會顯示紅色 的「爆」,代表高人氣、高討論度。

:除了高人氣的文章前會出現外,熱門的版面也會依照看板人氣有不同等級的爆,「紫爆」是目前的最高等級,表示看板人氣達到十萬人以上。


網路社群的時代來臨 Facebook


社群網站 Facebook

‧ 常見名稱:FB、臉書
‧ 成立時間:2004 年 2 月 4 日
‧ 註冊人數:全球 28 億人,台灣約 1800 萬人(截至 2020 年底)

在掀起世界「社群網路化」的風潮

型塑今日網路社群樣貌、為全世界帶來巨大影響力的則非 Facebook 莫屬了。最初 Facebook 也只是在美國哈佛、史丹佛、常春藤名校等大學生之間流行,2005 年 Facebook 開始將服務拓展到全世界後,吸引越來越多年輕族群加入社群的行列。2008 年推出中文 版後,台灣地區的註冊會員數快速增加,加上「開心農場」的網頁遊戲在台灣爆紅,讓台灣的註冊人數快速成長。剛開始大家在 Facebook 多是以一、兩句話分 享生活和抒發心情,從現在的角度來看,或許你會覺得那只是「發廢文」,隨著「標記朋友」、「打卡」、 「粉絲專頁」等功能開放,陸續有人利用這些功能分享出國遊記、生活紀錄。

Facebook 的「社團」功能讓大學生可以建立以學校、科系、系隊性質的社團,讓具有相同性質的人聚集在一起,不論是籌備校園內的活動或通識課的分組報告,也會使用社團功能提醒開會、上傳文件、投票、討論、上傳照片等。批踢踢和 Facebook 都能發表文章、留言回覆、傳送私人訊息,討論版面可以由 Facebook 的社團功能代替,甚至功能更齊全、使用上更直覺和快速,相較之下,BBS 系統必須牢記許多編碼,只能顯示文字、無法上傳照片,讓使用者逐漸從 批踢踢轉移到 Facebook。

大數據與社群形成的同溫層

Facebook 帳號成為通識課、大型活動等學生優先使用的社群,有些人的好友甚至多達上千人。不過, 這些「臉友」不一定與自己有深厚的情感連結,但生活的一舉一動卻會曝光在眾人面前。同時 Facebook 利 用大數據分析每個使用者的上網習慣,讓你更容易看到自己感興趣、最近正在搜尋的資訊,Facebook 也會 過濾出與你想法、價值觀相近的貼文內容,讓網路社群形成「同溫層」,原本想拉近人與人距離的社群網站,反而讓群體的界線更加明顯。

隨著父母親、 家族親戚長輩也紛紛加入 Facebook,許多大學生們哀嚎「一點都不想被爸媽知道自己的生活!」而跳槽到 Instagram。分享日常生活或抒發心情的貼文,與 10 年前相比反而明顯減少, 現在多數人的習慣逐漸轉變為閱讀文章、瀏覽粉絲專頁、收集最新活動消息、分享貼文、觀看直播和影片等,以接收資訊為主。

社群關鍵字
‧ 戳:跟朋友之間的互動功能之一,代表有朋友想跟你聊天。
‧ 觸及率:在臉書上發佈的內容有多少人會看到的意思,可細分為「自然觸及率」與「非自然觸及率」。
‧ 同溫層:在媒體中指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意見相近的聲 音以誇張或其他扭曲形式不斷重複,讓處於相對封閉環境中的 大多數人認為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實。


讓影像比文字更具力量 Instagram

社群應用軟體 Instagram
‧ 常見名稱:IG、哀居、Insta、ins ‧ 成立時間:2010 年 10 月 6 日
‧ 註冊人數:全球 10 億人,台灣約890 萬人(截至 2020 年底)

手機先決!不再依賴相機的世代

當 Facebook 漸漸被認為是「老人玩的社群」, Instagram 則開始在學生之間活躍。以照片做為貼文的亮點,加上應用軟體內建的多種相機濾鏡,讓色調平淡的照片變為鮮明、誘人的美照。Instagram 最初是以「分享照片」為主的社群應用程式,讓使用者可以加上簡單的圖說介紹照片,相較於 Facebook 的貼文是以文字為核心,以「視覺」為導向的社群內容對使用者來說接收和傳遞資訊的速度更快。年輕族群開始 習慣以照片記錄日常生活,搭配心情文字發表貼文, 也帶動使用者「以手機拍照」的習慣,一來可以直接上傳到社群,即使照片拍得不好看還能直接用軟體修圖,再者是不需要將相機裡的照片傳輸至手機內,出門也不一定要帶相機才能留下照片。

從日常找出美感 反被美照吞噬

Instagram 讓平常隨處可見的事物,在不同人的觀察下挖掘出與眾不同的美感,網美照、關鍵字的出現,更讓很多店家單靠社群的搜尋、美照躍上人氣熱 門話題,有人以「拍出吸引人的照片」作為經營社群的目標。然而一味追求「視覺」的優良體驗,讓許多年輕的使用者對於要「呈現光鮮亮麗的生活」產生壓力,不敢隨意上傳沒有濾鏡的照片,有時甚至要強調 「No Filter」來彰顯自己不須修圖的拍照技術。有人 認為自己的日常平淡無奇、不值得分享,而打消發布貼文的念頭;有人為了要跟上流行、追求按讚人數, 想方設法拍出各式各樣的美照,希望獲取大眾的稱讚 和認同,這也間接加深青少年族群在同儕認同、自我認知、性別刻板印象的壓力。

雖然 Instagram 成為年輕族群經常分享日常生活的社群軟體之一,但更多人同時使用著多個網路社群。由於 Facebook 的觸及性和即時性、貼文字數的可容納量高,Instagram 的照片和「限時動態」功能, 則能加強視覺為主的宣傳功效,大專院校學生在舉辦校內活動時,經常同時在兩個社群網站上建立宣傳平台。利用兩種平台的不同特性,不論是重要性高、訊息量大的活動資訊,或即時性高、衝擊性強的視覺感受,都能提高使用者的互動率和曝光率,在生活中到處「刷存在感」!

社群關鍵字
‧ Hashtag:指主題標籤,以「#」符號加上文字關鍵字,可以將各篇獨立的貼文串連在一起。
‧ 限時:「限時動態」的簡稱,發布後追蹤者僅能在 24 小時內閱覽,超過時間就會自動消失。


結合社群、交友、討論的台灣本土社群 Dcard

網路論壇 Dcard

‧ 常見名稱:D 卡、狄卡
‧ 成立時間:2011 年 12 月 16 日
‧ 註冊人數:台灣約 500 萬人

發想來自交友 意外成為學生的熱門社群

由台灣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畢業的林裕欽、簡勤佑創辦的Dcard,今年也即將滿 10 歲,有人稱 Dcard 為台灣版臉書,也有人認為它是大學生版的批踢踢,每天午夜 12 點隨機配對會員的「抽卡」,更成為大學生之間跨學校、跨系所的交友管道。「D」取自「Destiny」的抽卡交友, 規則是雙方必須在新的一天 24 小時內送出邀請,如果錯過了則再也沒有機會配對,這個新型態的配對方式讓大學生們感到新鮮,最初僅開放台大、政大學生註冊,隨著註冊人數增加,陸續開放其他學校或海外學校的學生加入。

以大學生為主要使用族群的 Dcard,一開始的討論版面依照學校分類,其他則有「有趣」、「心情」、 「閒聊」等類別,目前在 Dcard 上可看到各式各樣的討論區,隨著每一年學生畢業,討論的話題更拓展到校園外的「工作」、「結婚」、「親子」等,內容豐富程度不輸批踢踢。不少人分享自己學生時期的青澀戀愛故事,或詢問其他人的意見,雖然對學生、年輕族群來說,這些只是日常生活中的片段,不過也讓產業看見其中的商機。2015 年發布的一篇「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文章,經過作家、編劇以真人真事改編後出版成小說,今年也開拍成電影。

同為網路論壇 影響力和話題截然不同

Dcard 和批踢踢這兩個網路論壇同樣出自台大學生,全盛時期也都受到大學生的喜愛,經過了十多年的世代交替,兩者之間的影響力有所不同。首先是使用者年齡層的差別,目前 Dcard 的活躍使用者集中在 20 到 35 歲左右,現在仍是許多大專院校學生愛用的討論平台。年輕世代經常上網發問好用的保養、化妝產品,讓 Dcard 與許多品牌合作、開放廣告獲取收益, 廠商也可以直接接受年輕族群的意見。另一方面,批踢踢活躍使用者年齡大約在 30 到 45 歲左右,2018 年 底因為浮濫帳號過多而暫停開放註冊,2 年間的空白期產生了斷層。使用介面複雜,加上鄉民用語、強烈批判的風格,也造成現階段年輕族群感到難以融入的原因之一。

不過有人認為 Dcard 的匿名性是其優點,因為批踢踢雖然無法直接從帳號辨識是誰在使用,可是能根據其網路 IP 位置找出重複帳號,甚至有神人可以肉搜出帳號的真實身分,讓人擔心個人的隱私被看光光。 Dcard 在帳號資料保密、匿名性或許做得更完整,針對網路的言論如謾罵、違反社群規則的假消息等,也須有人花更多心力管理。其實這點不論是在哪個社群平台,言論自由與言論審查的界線如何拿捏,也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社群關鍵字
‧ 抽卡:每天午夜 12 點一過,系統會隨機配對使用者,稱為「抽卡」。
‧ 卡稱:Dcard 上的暱稱,簡稱「卡稱」。
‧ B1:B 來自 Basement(地下室),意指文章下方的留言回覆樓 層數,B1 是指第一位留言者,以此類推。


與生活緊密相連的通訊軟體 LINE

即時通訊軟體 LINE
‧ 常見名稱:LINE、賴
‧ 成立時間:2011 年 6 月 23 日 ‧ 活躍用戶數:台灣約 2100 萬人(截至 2018 年底)

LINE 帳號比電話號碼更重要

不論是與朋友聊天、向主管回報工作、和家人報平安,或和暗戀的曖昧對象傳情,2012 年才在台灣推出服務的 LINE,已經成為每個台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LINE 的即時通訊功能以文字訊息為主,特別的 「貼圖」功能,透過可愛圖片展現文字難以傳達的動作和心情,在對話中彷彿可以感受到螢幕另一頭的人 和貼圖做出相同動作。

LINE 的對話訊息也可以傳送「照片」、「影片」、 「文件檔案」等,同時提供聲音通話和視訊通話,即使沒有將電話號碼存入手機,只要加入 LINE 帳號就能夠通話,這也漸漸地改變台灣人的通話習慣。以前進入新環境、想要認識新朋友,通常會交換電話號碼, 但現在反而是詢問:「同學,我可以要你的 LINE 嗎?」 現在也幾乎沒有人會刻意去記所有人的電話號碼,因為只要有網路,就能隨時隨地用 LINE 通話。



通訊之外也靠社群拉近人際距離

LINE 雖然不是全世界最多人使用的即時通訊軟體,卻離不開台灣人的生活,LINE 台灣針對民眾的調查,發現台灣用戶每日透過 LINE 傳送訊息量超過 10 億,平均一個人一天發超過 60 則訊息,文字訊息為大宗佔七成五,聊天室的貼圖功能廣泛受到各年齡層用戶的喜愛。學生時期,LINE 的對話訊息可能有 「整個系的公告群組」、「課堂討論的討論群組」、 「姊妹們的親密對話框」,或是和「曖昧對象的聊天視窗」。畢業後進入社會,對話列表多了「公司的公務群組」、「客戶的連絡視窗」、「官方帳號推播資訊」等,每天你可能接收到上百條文字訊息。聊天內 容從學校生活到工作,LINE 甚至成為每一個人紀錄生活、留下許多回憶的應用軟體。

深刻融入台灣人生活的 LINE 除了通訊的功能外, 現在也加入 LINE PAY、LINE MUSIC、LINE TV 等多樣的實用功能,從音樂到影音、金融支付到外出旅遊,幾乎包山包海。不僅是人際之間的溝通橋梁, LINE 也推出 LINE TODAY 的媒體平台,提供各種媒體的訊息發布,同時也自製影音內容,在強調社群力量的現代潮流中,藉由通訊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網路社群的影響力

以上介紹的網路社群或通訊軟體,在不同世代的大學生活中都占 了極為重要的角色。我們可能不曾意識到這些社群對生活有多麼明顯 的影響力,但如果回想學生時期的點滴,它們確實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成為跨越世代都有的共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