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上的魔術師》夯什麼?老台北人對中華商場的歷史記憶

近兩個月內只要聊到最近熱門的台灣影劇,大概10個人中有8個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天橋上的魔術師」。這部由作家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喚起不少老台北人的記憶。
By 加分誌 2021/04/07 00:00:00

文/LISA     圖/LISA、Wikipedia@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

為了整頓城市而造就的大型建築

由公視製播的《天橋上的魔術師》電視影集,在文化部的補助下,整部劇集的拍攝成本高達2億,更花費新台幣8千萬搭建拍攝場景,美術組花費許多的心力和時間,設法將總共8棟、熱鬧非凡的中華商場真實還原。透過宣傳影片,可以看到許多知名人物參觀片場後激動落淚,也對於劇組的「神還原」讚嘆不已,頻頻驚呼:「對!對!對!當時就是長這個樣子。」為什麼中華商場引起這麼多人討論呢?這就要從它的歷史說起。

1950年代有許多大陸軍民隨著政府來到台灣,當時台北並沒有這麼多房屋可以安置這些人,當時的鐵路尚未地下化,許多人開始往從日治時期就非常熱鬧的西門聚集,最一開始以竹造棚屋搭建臨時的房子,出租提供居住或營業。然而人潮逐漸聚集,也讓生活環境變得惡劣,因此在1960年,由台灣省政府、台北市政府和警備總部共同規劃興建中華商場,從現在的北門沿著中華路和當時的縱貫線延伸至小南門,共8棟3層樓的建築只花了5個月完工,並且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分別命名。

帶動繁華西門町商圈的中華商場

60及70年代是中華商場最熱鬧的時候,就像我們在劇集中所看到,有許多販售制服的店家、西服店,或是販售電子產品、唱片、文具禮品、餐飲的店面,每一間店面僅約2.5坪大,總共可容納1644戶,當時的二、三樓還有小閣樓,很可能下方是店舖,閣樓上就是全家人生活起居的空間,混和著商店和住家,在這裡開店營業的商店就有683個店鋪。

當時為了要在中華商場做生意,有人特地從中、南部北上,或賣掉60多坪的地來購買那一間2坪大的店面,也因為這裡有許多音響、電視、電器的販售維修店家,1979年walkman隨身聽問世後,中南部的人甚至會為了維修特地北上、一早在店門前排隊等店家開門。再加上周邊熱鬧的商業機能,例如現在西門萬企大樓的前身是第一百貨,誠品武昌店是以前的今日百貨,錢櫃大樓的原址則是新生戲院等,讓西門町一帶成為60到90年代最熱鬧的商圈。

現在最熱鬧的捷運西門町站4號出口,是清代台北城西門寶城門的所在地,城門在日治時代拆除後改建成橢圓形的西門圓環,正好就在中華商場的信棟和義棟之間。因為橫跨在信棟和義棟之間的成都路,是中華路一段上最寬的道路;如果你也曾在西門穿越中華路到另外一側,中華路的寬度更長達75公尺,而影集中看到的天橋就是成都路及中華路交叉路口的這一段,也是當時中華商場最熱鬧、有許多流動攤販聚集的天橋段。

歷史是真實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所造就

不過,隨著台北的城市重心逐漸東移至頂好商圈、東區,西門和中華商場也逐漸褪去繁華熱鬧的景象,加上鐵路地下化、興建捷運的計畫,必須拆除綿延1公里的中華商場。棲身其中的住戶和店家移轉到中華路兩側或台北車站的地下街,有些居民則搬入國宅,現在在西門周邊仍有許多原本在中華商場內的店家持續營業中,例如:修理隨身聽、音響的「銀聲修理部」、劇中也出現的「佳佳唱片行」、在阿宗麵線附近的「男士美西福」、「海派西服」、靠近西本願寺的「華祥證章禮品」等,雖然隱身在繁華現代的西門町商圈內,仍然有許多人會前往購物。

自己因緣際會下曾拜訪這些店家,聽見這些老闆和小老闆分享對中華商場的印象。雖然中華商場的店面和現在相比實在太小,居住品質也比不上現在,但當事人說,劇中演的生活景象,就是當時在中華商場每天可見的畫面。左右鄰居的感情非常好,孩子們不僅都念附近的國小,放學回家後也都玩在一起;晚上全家人會擠在閣樓打地鋪睡覺,即使靠近鐵路,晚上火車經過也已經習慣到照樣倒頭大睡;由於空間不大,在店門口煮飯也是非常習以為常的生活片段。

這些畫面正是我們在影集中所看見的畫面,也因此喚起那個世代的人的回憶。有位小老闆分享:「因為影集演的太真實了,所以不太敢看,怕勾起回憶會感傷。」影集除了真實描寫了當時的生活場景,也融入很多台灣的社會事件,即使不是經歷過那段歲月的年輕人,也能透過這部影集發現一些過去的影子,其實歷史離我們並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