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極簡主義:重新檢視自我的生活

我們常聽到的「少即是多(Less is more)」,其實是由現代主義大師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所提出,也是極簡主義(Minimalism)自1960年代興起的濫觴。起先主要影響力在設計藝術的領域,而後在日本發揚光大,例如知名品牌「無印良品」就是極簡的代表之一。時至如今,從十年前常聽到的「斷、捨、離」,陸續有相關的書籍或改編成Netflix影音串流平台上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等,都讓極簡主義一點一滴的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中,從環境到心裡層面處處影響著我們。
By 加分誌 2021/02/26 00:00:00

/ Shutterstock

智能科技改變現代消費習慣

在台灣,幾乎每個路口都可以找到便利商店,商店裡更是賣著各式各樣的商品,從食材、家用品到書都買得到;網際網路的方便使電商興起,即使不出家門也能完成購物。試想,一天當中你有幾次拿出錢包消費,或根本沒帶錢包,只需要電子支付即可?科技的進步使得生活方便許多,受到誘惑而購買的機會隨之增加,長期下來,家裡累積許多物品,有哪些是衝動消費下或只是滿足一時慾望的產物呢?

開始認識極簡主義

有些人要爆炸的衣櫥,卻總是嚷嚷著沒衣服穿?嗜書如命者,買書買到沒地方擺、書桌才剛整理好,怎麼沒幾天又找不到資料夾? 我們不需要完全模仿那些知名的極簡主義實踐者,但這些問題其實都可以參考極簡主義相關的生活風格書籍,或許是可以重新檢視自己、改善生活的機會。許多人在閱讀這些書籍的過程中,便驚訝於自己真的動起身來丟東西!以下列出幾本可以作為嘗試極簡生活的參考書單。

• 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系列
• 山下英子《斷捨離》
• 佐佐木典士《我決定簡單的生活》
• 澀谷直人 《我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

開始了解極簡生活的意義

其實很多人認為極簡生活就只是在丟東西,但實則不然,極簡生活真正的生活哲理在於找到真正對自己有意義的人事物,當你心中知道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就能讓生活更踏實、不需要浪費時間和心力在沒意義的事物上。從外部的消費開始著手,每次購買前,試問自己是想要還是需要?多一點的思考,不只能省下一點錢、也能省下收納的問題;確定購買後,也要以更珍惜的心態對待這些商品,經過深思熟慮能讓自己的消費有意義、留在身邊的物品具有真正的質量。

追求剛剛好的生活

現在資訊的發達,長期在網路支配下的生活容易使人迷失自我,身邊有許多事都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讓極簡主義重新整理自己的生活模式,從最初購物時清楚了解自己的消費行為以及賦予產品真正的價值,到回歸自我本心, 認真思考自己真正在乎的是什麼?除了物質需求,內心的滿足才是最珍貴的,讓我們對生活周遭更有感恩與珍惜的心,讓我們恍然大悟,原來快樂的生活就是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