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氣象更親民,連結人與地球的轉譯者—專訪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鄭明典局長

從樂觀、和善、親切的鄭明典局長身上絲毫感受不到政府官員的距 離感,他也經常透過社群網路與民眾分享許多天氣知識,打破氣象研究給人的疏遠印象,正因如此,人們的生活才能與氣象變得如此緊密
By 加分誌 2021/05/31 00:00:00

文/ LISA 圖/中央氣象局提供、LISA 拍攝

不只研究天氣 執掌範圍「包山包海」

天氣影響人們生活的各個層面,從每日穿搭到日常生活,與食衣住行息息相關。負責執行辦理氣象業務的中央氣象局隸屬於交通部,除了觀測氣象、提供氣象資訊外,地震、 海象的測報也屬於業務範圍。在大部分民眾的印象裡,中央氣象局(以下稱氣象局)總是負責提供每天的天氣預報和氣象資訊,不過鄭局長告訴我們:「提供氣象資訊其實已經是最末端的工作,事實上氣象局還負責蒐集來自世界各地,以及台灣各地觀測站的龐大氣象資料,蒐集還要分析和處理、確認其正確性。」氣象局的工作就像將大氣及地球上發生的現象轉譯給一般民眾了解。

氣象資料的蒐集管道包含台灣各地設置的觀測站或施放探空氣球,以及來自全世界的衛星資訊,接收到的數字需要經過電腦分析,並且要和實際的大氣環境比對後進行轉換。在電視上會看到的預報員雖然只有 1、2 位,但全台隸屬於氣象局的工作人員就有 800 多位,每天 24 小時不間斷地處理大量資料。

鄭明典局長詳細地向我們介紹:氣象觀測站分為「有人測站」和「無人測站」,目前全台共有 26 個有人測站,無人測站則高達 500 多個。雖然台灣不大,但各地的氣象狀況都不一樣,有時候城市的東邊下雨、西邊竟然天氣晴朗,降雨分布的狀況不一;加上地形起伏,從平原到高山的天氣狀況都不同,所以氣象測站非常多。鄭局長說,除了處理氣象資訊,氣象局還有地震測報中心、海象測報中心,局本部更有設置天文站,配合全球太陽黑子聯合觀測,是 Solar Influences Data Analysis Cente 的國際合作天文台。

意外踏入氣象領域 發展橫跨各行各業

好奇詢問鄭局長是否一開始就決定要往氣象的領域前進,他笑說其實最初也不清楚每個科系學習的內容,算是意外進入台大大氣科學系就讀。他說,大氣科學其實是廣義的氣象,從物理、化學的觀點研究大氣現象和氣候,因此也有使用到許多理科知識。目前設置大氣科學系的大專院校並不多,有國立臺灣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則有地球科學系,涵蓋一部份的大氣科學知識。不過鄭局長以相當開放的心態分享,其實大學系所與職業市場的容納度有關,在氣象局工作的同仁雖然多來自大氣科學系,仍有來自土木、物理、海洋或地質學系,在地震測報、海象測報方面發揮專長。

鄭局長說,當時從大氣科學系畢業的 26 人中,目前僅有 5 人留在氣象產業,儘管其他人進入社會後,從事的工作看似與大學科系毫無相關,卻都間接應用到本身的專業知識。他表示自己有學妹在金融業擔任投資長,研究「企業如何調適氣候變遷」;也有同學擔任機師,對於航空飛行中的氣流、 天候狀況有更深的知識背景等。而現在非常熱門的「大數據」,對習慣處理龐大資料的大氣科學背景學生來說,更是能輕鬆上手的產業。

在就學期間發現與自己的興趣不合而選擇轉系,或是畢業後轉行的狀況相當常見,他鼓勵學子們:「真正知道自己想走哪條路的人並不多,大部份的人都是在不斷摸索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興趣。」

世界很寬廣 別太早為自己下定義

鄭局長大學畢業後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就讀,5 年後拿到博士學位,並於同校就讀 2 年的博士後研究,再花費 2 年到美國國家大氣科學研究中心進行博士後研究。我們詢問對於台灣和美國在大氣研究方面不同之處有什麼想法,他說:「美國的研究環境規模大,互相交流的機會非常多,而且都是來自各地的頂尖人才,但台灣目前沒有大氣科學研究中心,這也是我正在努力的目標,希望國內也能成立專業的研究單位。」今年 3 月下旬氣象局也與國立台灣大學合作, 簽訂「建構地球科學合作平臺」,期待能達到學術和職場的相輔相成。

回顧大學生涯,鄭局長認為:「大學是人生最多彩多姿 的一段時間,不要把自己侷限在學校和書本內,也不要太早為自己下定義。大學也是人開始往外試探和拓展視野的階段, 應該多看多走、向外嘗試。」他當時參加了台大最大的社團 「台大台風社」,以保釣事件做為開端,滿腔熱血的學生們在校園內組織服務團回饋社會。社團以「台大之風」為名創立,屬於綜合性社團,不同年級、不同科系的人針對各式各樣的議題論述自己的理念,談社會、談未來,還會舉辦社會 服務或旅遊等活動,是個多元對話的平台。他也分享:「正因為會和各式各樣的人交流,就有機會拓展視野。」可惜的是因為沒有明確的主題定位,最後並沒有延續至今,卻讓我們相當嚮往校園內有這樣能自由對話、理性交流的平台。

以正向態度跨越難關 和善特質令人尊敬

聊到在求學或在氣象局工作中有什麼辛苦的事情,鄭局長樂觀地表示人生中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問題需要面對, 不過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剛到美國時,因為語言不同產生的衝擊。過去台灣在氣象學術的英語化程度不高,上課還是以中文為主,因此到美國念書時有許多專業的氣象名詞聽不懂,一開始比較辛苦,生活上也有遇到文化衝擊,不過對於這些經歷他都笑著看待。

詢問工作上鄭局長本身具有什麼特質能幫助順利帶領團隊,當天也參與訪談的伍婉華簡任技正目前也擔任局長秘 書,稱讚局長相當親切,而且認真傾聽每個人說話,我們也深刻感受到局長親切和善的特質。鄭局長說:「我在擔任科技中心主任時就曾提過,自己的人生目標是希望讓周邊的人都能快樂工作過日子,並且按照自己的本性做事。」在團隊中的相處之道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工作愉快。

研究氣象 是幫助人們趨吉避凶

我們很好奇對鄭局長來說,氣象局在民眾的生活中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立場?「過去沒有天氣資訊時人要看天吃飯,人也是自然地適應大自然變化,看到帶著雨傘的人就能猜到他可能是來自基隆,不習慣帶雨傘的人很可能來自南部。不過有了氣象預報,基隆人不需要每天帶傘、南部人也會在必要時記得帶傘出門。」他分享道:「從更大的角度來看是防災, 以前只能看著自然災害發生,現在可以透過預警系統避免。 例如登山發生山難經常是因為天氣突然改變,有了氣象預報系統,就能在天氣變化前做出對策。」

提到防災,就不可不提台灣經常發生的地震。當天也由地震測報中心的吳健富副主任帶領我們參觀內部。他介紹地 震測報中心 24 小時隨時都有人監控測站回傳的資料,大約有 40 位同仁負責管理監測儀器、測站品質、通訊系統和資料處理的硬體設備工作。當資訊進入氣象局內部,會快速將地震測報資訊轉送至高鐵、台鐵、捷運系統、變電站等單位,讓大眾運輸系統確認路線安全,電視新聞也會配合蓋台及電信業者傳送安全警報,降低災害性地震帶來的損害。吳副主任也提到,目前氣象局也配合推動氣象產業化的相關應用,希望將來能由後端配合處理資訊,做到電梯電源截斷、瓦斯截斷等措施,帶給民眾更安全的防災預警系統。

鄭局長說:「研究氣象可能不是個讓人賺大錢的工作,卻能幫助人們趨吉避凶。」氣象預報中心及地震測報中心內除了各式的監測設備外,也會觀看新聞播報的內容是否和氣象局提供的資訊一致,近年更不斷加強預報與民眾之間的距離,使用更一般人更熟悉的語言,讓預報都能使民眾感同身受。

以美感產生共鳴 拉近與民眾的距離

氣象、地震、海象有其知識專業性,而且地球無時無刻都在變化,如何加強自身的專業技能及知識應用,是非常重要的課題。鄭局長鼓勵想進入氣象局工作的年輕世代,除了掌握知識之外,也要能體會社會的局勢和脈動,了解自己的專長如何和工作內容配合,並且以開放的心態與人真誠交流。

他說:「拿開自己的專業後,人與人之間的共通點是 對於『美』的認識,當我們因為美感產生共鳴後再傳達資訊,就能降低許多隔閡。」鄭局長經常透過社群網站 Facebook 與網友互動,分享美麗景色之外,同時也分享氣象資訊及小知識。他更透露在氣象局工作的另一個好處, 正因為氣象站遍布全台,可以藉此機會前往台灣各地,之前更搭乘直升機上玉山測站。對他來說,氣象這樣「生活即工作、工作即生活」的領域,正是使他熱愛且樂在其中的原因。

今年適逢中央氣象局成立 80 周年,7 月初將舉辦活動慶祝,由各單位的創意發想活動和展示導覽開放參觀,希望能拉近氣象與民眾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