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時代的人際關鍵字: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近期有越來越多新書和網路文章在探討「孤獨」這件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疫情讓人們在隔離、遠距上班、減少社交的情況下,獨處的時間增加,卻沒有辦法面對自己只有一個人的狀態,心靈上感到寂寞、不安。事實上,通訊軟體和社群軟體普及後,反而出現人們被社群綁架的困境:害怕跟不上流行話題、在社群軟體上一段時間不發文好像就會被遺忘、朋友一天不傳訊息就以為自己被討厭了,而學習如何與孤獨相處,是每個人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課題。
By 加分誌 2021/02/26 00:00:00

/ Shutterstock

孤獨v.s孤單 人終將面臨孤獨

我也曾認為自己是能夠安然獨處的人,然而隨著出國留學、畢業、工作後自己一個人租屋,也曾因為「只有自己」而覺得不安焦慮,靠著追劇、滑手機FB或IG打發時間直到入睡,就可以裝作自己不曾孤單;與朋友相聚時明明樂在其中,散場後只剩一個人時卻突然大哭流淚,這樣的感受,其實都來自「孤單」帶來的寂寞、疏離和孤立無助的感受。但孤獨有什麼不同呢?兩者雖然都是一個人的狀態,但「孤獨」是在一個人的狀態下也能安然自處。即使擁有家人、朋友、戀人,他們總有一天會從自己的生命中離開,能陪伴自己到最後的除了自己,沒有別人。

害怕「被拋下」的情緒 成為綁架自已的繩索

害怕獨處的現象在社群軟體普及後,更明顯地帶出現代人被社群綁架的狀況,因為擔心自己被人群拋下、缺乏安全感,反而不斷的在群體中凸顯自己的存在感。這樣的心理狀態展現在你的日常行為中:看到手機上的通知總是無意識地點開、被已讀不回就會開始感到焦慮,深怕是自己做錯了什麼、總是忍不住查看朋友圈的社群內容是否有更新,更嚴重的情況甚至會出現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 FOMO)。輕微的孤單感可以靠著轉移注意力和陪伴消除,但如果你正受到孤單帶來的負面情緒所苦,不僅對身心狀況有所影響,也可能對身邊的人帶來壓力。如果你有以下跡象,應該開始正視自己的身心狀態,是否因為孤單感造成身心出現問題:

1. 長時間感到疲倦:睡眠品質容易變差,嚴重的話可能造成失眠。
2. 容易變得重視物質:期望利用購物、實際的物質生活滿足空虛感,或有過度購物的狀況。
3. 經常感覺到壓力:孤單者因為難以排解壓力,因此對於壓力的感受更為明顯。
4. 在社群網路上花許多時間:期待透過社群網路滿足人際連結,無法離開社群軟體。

孤獨不是怪物 應學會如何與自己獨處

乍聽之下,「享受孤獨」好像是團體的邊緣人、不討人喜歡,才用這樣的藉口包裝自己是一個人的事實。但你知道嗎?即使身在朋友群中,你也可能出現孤單的感受,〈葉子〉的歌詞:「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為了有人陪伴而與人相聚,但對方是否能真正了解你?你是否又能在對方面前安然地做自己?除了「孤獨」之外,近年更流行「Me Time」的概念,指的是專屬自己、感受自我存在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你可以不用在意他人的眼光,專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你喜歡的模樣生活,重新整理因社交感到疲憊的身心狀態。這段時間內不妨把手機丟一旁,別管任何跳出的新通知,你內心會在這時冒出各式各樣的想法,不論是正面或負面的情緒,請都試著面對它,不要自我審查。找出自己的興趣並利用Me Time好好享受其中,這將會幫助你習慣孤獨的狀態,漸漸與它和平相處。

所有年齡的課題 在孤獨中學習陪伴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會面臨著不同情況的孤獨課題:幼童時期父母不一定能隨時相伴,學生時期同儕之間的相處,青壯年時期面臨的感情或工作狀態,老年時期面對子女離家、親人過世,雖然我們需要與人群居,但終究無法逃離孤獨的課題。學會與孤獨共處,能幫助你擁有更強韌的心理狀態,在群體中更能怡然自處、懂得與他人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