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怎麼替自己拓展、經營人脈?77 萬粉絲網路作家樂擎告訴你

在 Instagram 上發表過許多關於人際關係、感情經營以及時事分享的網路作家樂擎,筆下有一股溫暖的渲染力,能夠觸動心底最深、最柔軟的角落,撫平那些被遺忘的傷疤,讓每一位讀者彷彿能夠置身在故事的字裡行間裡,喚起心中最深也最悠長的共鳴。
By 加分誌 2019/11/18 11:00:00

第一次認識樂擎,大約是畢業後某一年的冬天,在Instagram 的推薦裡看到一篇文章,標題寫著「畢業後,是什麼樣的故事?」,文字的內容寫著大學同住四年的室友,一起在寢室裡度過離校前最後一天,翌日便各奔東西的故事。
 

連結力:必須建立在有效社交上

如果有一台時光機回到大學入學的第一天,你會選擇參加迎新宿營嗎?每到開學之際,網路論壇便會哀鴻遍野,出現千篇一律的宿營勸世文章,認為迎新宿營是一件勞民傷財的活動。但是在大學期間拓展人際關係,與人建立連結,認識新的朋友,本是大部分剛入學的新生眼中美好四年藍圖的一部分才是,只可惜參加完迎新宿營、各個大大小小的活動之後才發現,並不是每一個美好的想像都能被譜成現實,並開始反思那什麼才是真正的連結?樂擎娓娓向我們道來「大學生最大的共同問題,便是太過於在乎不重要的連結,而忽略了本來重要的連結。」

樂擎分享到心理學之中有一個概念叫做「鄧巴數」,意指在每個人生命之中,能夠維持重要的人是非常非常稀少的,其他大部分的人頂多普通朋友甚至點頭之交的維繫而已。另外,每個人的個性有內外向的區別,區別依據不在於社交能力的優劣,而是在「是否能在社交之中獲取能量」。


▲樂擎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發表演說
 

外向的人能夠在社交中獲取能量,但是內向的人則是在社交之中消耗能量。因此對於一個內向的人來說,維繫社交的精力有限,若要有效分配這些社交的精力,便應該集中在重要的人身上。只是對許多剛入學的大學生心中,為了能夠廣交朋友、拓展自己的人際網路,將所有的社交精神耗費在較為不重要的人身上,以至於無法顧及至親重要的朋友,也導致在人群之中越來越孤單。

再者,樂擎也補充道「我們常常說上了大學需要建立人脈,可以認識很多形形色色的人,比起認識很多不同的人,『你是誰』其實影響會更大」,大學如同一個現實社會的縮影,身旁的人來來去去,即使認識了很多人,也不代表能夠在他們的生命中發揮影響力,倒不如努力提升自己,成為別人主動想認識的對象,創造自己的價值,桃李不言,自下成蹊。
 

由內至外的同心圓,梳理人際關係的第一步

當我們理解到大學的連結應有的樣貌後,要如何整理身旁的人際關係便成為下一道進階題。樂擎跟我們說道,友情也好、愛情也罷,最重要的不是如何經營,而是如何讓自己過得開心,那些開心不代表自顧自地開心就好,而是重新思考這些關係的意義是什麼、你想要達到的是什麼。舉例來說,有些朋友的認識是建立在課堂分組的報告上,他們在專業能力上可以互助分享,但是可能不是與你頻率最相近、價值觀最契合的人,若是期待能夠跟他們建立更深層的關係,可能會耗掉更多的精力,甚至碰得一鼻子灰。

樂擎建議「你的社交需求可能是有人可以傾聽、理解你,例如你的家人,兩三個重要的朋友,但同時你課堂上分組需要組員,能夠與你進行專業能力的討論,這兩者要懂得區隔開來,不然你時常會覺得為什麼我付出給這個人但沒有得到相對的回報。但其實是你把自己放在這樣的環境,你該做的是要懂的去分辨區隔這兩者的差異,這是在這個階段中最重要的。」


▲樂擎的新書分享會
 

找到了悠遊在人際之中的意義之後,樂擎提醒我們,在所有關係交往之中必須建立一個很重要的前提觀念,那就是「人都會變」這件事情。在我們從小到大的成長歷程之中,大多的朋友是因為身處在同樣的環境,而建立起的友情,例如高中的同班同學,經過高二高三那些患難之後,成為感情至深的閨蜜或兄弟,但是當這些環境消失了,你們不見得擁有共同的價值觀。

到了大學,你們有可能擁有了新的生活圈,人都是會在這一連串長大的儀式之中持續改變,若堅持念在多年情感,緊緊握住好友的這條繫繩,會讓自己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並且更加速的消耗這段關係,甚至最後變成一種道德綁架,或是情緒勒索。

因此,樂擎建議大學生在人際關係的整理之中,要把真正那些價值觀相近、志同道合的朋友放在以你為同心圓的內圈裡,而那些點頭之交、單純因為共同環境而建立的朋友放在同心圓的外圈。「人有個很弔詭的現象,就是對陌生的人太好,重要的人越忽視,例如我們很容易覺得家人為我們做這件事是應該的,但其實任何人的付出都是有條件的,若是不斷消費內圈的人對自己的好,很容易把身旁重要的人推到外圈,最後就留下了一堆不重要的人或是不在乎你的朋友。」樂擎補充道。

所以正確的人際交往,應該是把身邊的連結清楚整理,外圈的人可以成為久別相逢把酒話桑麻的對象,內圈的人應該是真正與你契合的朋友。把時間與精神花在值得花的人身上,這樣的關係才會走得長久,也會讓你更有底氣成為你自己。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人際關係之中的經濟學原理

在這堂人際交往的關係課裡,樂擎彷彿扮演起經濟學教授,告訴我們當遇到關係的瓶頸時,有時候要適時地懂得放下,並且更多時候要懂得分散。很多關係走到最後,都是剩下一方苦苦維持,卻又無法轉身離開放下,樂擎點出大部分是因為關係的需求太過單一,把所有的人際關係放在愛情或是友情身上,但是健康的人際交往應該要分散在不同的人身上,例如家人、好友,即使有一個斷了,也不會感到患得患失,此外,適時分散需求在不同人身上,也能讓每一個人平均分到的壓力減少,這樣的關係才會走得更長久。
 





樂擎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台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在 Instagram 上擁有 77 萬人次追蹤,收件匿名投稿者的感情、親情、人際煩惱以及生活分享書寫成文章,分享於公開帳號,並著有《筆尖上的擺渡人》、《願你的深情,能被溫柔以待》、《在被遺忘的角落,你有我》等暢銷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