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榜藏在細節裡,做好時間管理、讀書計畫以及適當減壓包你上榜無礙

不少考生都形容準備國考的過程就像長期抗戰,有的人選擇「閉關修練」,有的人找幾個盟友「一起練功」,不管採用什麼方法,目標很簡單,就是上榜。
By 加分誌 2018/09/01 14:30:00


但每個人擁有的時間都一樣,一天 24 小時,不多也不少,如何在最短時間內上榜,是每個考生最想知道的「攻略」。除了把書讀熟、融會貫通之外, 其實只要做好時間控管,並保持身心健康,就能離上榜大門更近一些。
 

清楚知道每個時間點應該要做什麼事

國考之所以難考,不是因為報考的人多,而是因為大家都卯足全力,憑著一股非考上不可的決心,所以大家比的是誰比較認真,還有誰能妥善運用每天 24 小時的時間。

我們曾採訪過許多上榜生,若要總結出一個適用於每個人的讀書方式還有時間規劃,答案是沒有。有些人從下定決心要考國考的那一剎那起,就把臉書、Line、IG 通通刪掉,每天的生活與書為伍,補習班為 家、圖書館為宿;還有一些人維持原本的生活步調,差別在於抽出零碎時間準備考試,放假照常參加朋友聚會。因為每個人的習慣不一樣,他人的時間計畫可做為參考,但你自己還是得訂定出屬於你的一套模式。

當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對的時間做對的事,你可以規劃每天 9 點起床,10 點開始讀書,12 點半吃 午餐,接著睡個午覺到下午 1 點半,然後繼續讀書到下午四點,接著去運動……。訂出時間表可以掌控讀 書進度,你可以知道今天讀了哪些內容,才不會有種每天瞎忙的感覺。
 

以 Google 日曆訂定時間規劃表



要用紙本記錄,或是用 Google 日曆訂定讀書計畫都可以,我們以 Google 日曆為例,可以跨裝置瀏覽,還 能邀請讀書會成員加入,靈活性更高


分近、中、遠訂定讀書計畫

國考的書一本比一本厚,還沒加上其他參考用書,光是教科書就已經讓人覺得讀不完了。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但同時,你也聽到有學長姊上榜的秘訣就是每一科都讀超過 3 次以上,到底如何辦到?而且真有 必要讀那麼多次嗎?

關於有沒有必要讀那麼多次,可能因人而異,有些人記性強,可以快速記憶書本內容;有些人需要多看幾次才能幫助記憶。不過普遍上榜生的讀書計畫確實有跡可循,當中有個大重點:分階段訂定讀書計畫。也就是將每一科的讀書計畫都分成近、中、遠程,近程目標先將整本書看過一次,不要求全部都融會貫通,但至少知道這個科目的重點在哪裡,如果能配合補習班老師的提點,更能抓出重點所在。

中程則是挑重點念,既然已經整本書看過一次,接著就只要針對「容易出題」的單元加強練習即可。講到這,可能有些人還是會覺得不放心,因為沒讀的那些段落有沒有可能考出來?確實有這個可能性,但國考有一定的脈絡,與其花時間準備那些比較不可能出題的單元,何不把握住容易出題的地方?除了念書之外,中程還須搭配試題演練,無論是歷屆考古題還是參考書上的試題,唯有大量練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

遠程目標則應放在重點複習,因為距離考試時間步步逼近,此時更應把握時間,針對自己不熟的地方再加強閱讀、練習。有不少同學也會利用這段時間惡補一下共同科目,像是國文、英文,這兩科因為比重不重, 加上短時間難以有顯著提升,所以同學可以斟酌時間的分配。另外,坊間老師也提醒,不要一直看自己已經滾瓜爛熟的單元,與其如此,不如把時間拿來補強自己的弱點。
 

讀書計畫時間軸

以一年考取為目標的話,近程不妨安排在 2-3 個月左右,中程則是 3-10 個月,最後兩個月衝刺。特別要注意的是,不同類科安排的時間軸會不太一樣,考生應自行評估自身讀書狀況。

  • 近程 各科教科書讀過 一次並標出重點
  • 中程 針對重點閱讀並搭配考古題、試題測驗
  • 遠程 補強弱點、保持讀書步調


國考人生,減壓勢在必行

前面提到,許多考生一旦下定決心,就會跟外界斷絕一切來往,每天在補習班、圖書館、家裡三個地方來去,也沒有所謂的平假日之分,每天都是備戰日,當假日有邀約時,通常不會出席,唯有等到放榜日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榜單上,才能鬆一口氣,找回已經有點陌生的社交習慣。

若你去網路上搜尋他人上榜經驗談,恐怕會看到很多這樣的 「人生」,你或許還會想,「真的非得要這樣才能考上嗎?」在我們採訪過的眾多上榜生中,確有少部分的人把自己當苦行僧準備國考,但重點是,他們本來就較能習慣、適應這樣的生活。

但並非人人都適合這樣的準備方式,前面列的時間規劃表,裏頭也規劃了休息時間、運動時間,甚至你還可以加入每天玩手機、跟朋友聊天、上網的時間,因為大家都聽過一句話:「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我們訪問過一位上榜生,她甚至說她每個星期日固定安排跟男朋友約會,或是跟朋友聚會,星期一起床再繼續奮戰。
 

番茄鐘工作法 讓你讀書更有效率

由義大利人弗朗切斯科.奇里洛(Francesco Cirillo)發明的番茄鐘工作法,除了可以讓你讀書更有效率,還能獲得充足的休息。只要準備一個計時器或直接手機設定,每 25 分鐘響一次,接著休息 5 分鐘,循環 4 到 5 次,接著給自己長一點的休息時間,約莫 15-20 分鐘。

在 25 分鐘時間內,你必須心無旁鶩的專注於書本上,休息就完全把書本拋在腦後,而不是一邊看書一邊吃零食,你可以起來走動一下,看一下遠方舒緩眼睛疲勞。在番茄鐘工作法之下,你可以靈活調整,比如說每讀一小時就休息 20 分鐘,或是每周固定抽出時間給自己一點休閒活動。如此一來, 你就不會因為沒有固定時間而容易分心,也因為有充足休息,進而提升讀書效率。
 

適合考生的減壓活動

讀書讀到暈頭轉向之餘,不要吝於給自己一點充電時間,更不要怕因為休息而落後別人,當你充完電後,讀書效率才會更好喔!我們幫大家匯集了四個適合考生的減壓活動,當然你也可以有自己的休閒活動, 但記得要拿捏得宜,比如說玩手機遊戲適度就好,不要太過沉迷了。

  • 運動
運動可以紓壓這件事真的是老生常談,但為什麼還是非提不可?因為運動除了可以紓壓之外,還能保持身體活力、健康,這對要面對漫長國考路的你可是相當有幫助的!唯有健康的身體還有良好精神才能比別人撐得更久阿!在此也建議可以到戶外,像是公園、河濱,呼吸新鮮空氣,看看遠方,讓大腦徹底放鬆。
  • 美食

美食紓壓法應該是很多人樂於選擇的一種方式,無論是讀書壓力還是心情不好,只要吃到美食就會感動到想流淚。但請謹記,美食過量對身體就是負擔,而且考生飲食最好清淡、簡單為主,偶爾吃點精緻食物無妨,但吃太多可能反而有反效果喔!特別叮嚀夏天避免吃生食,尤其高普考在夏天舉行,小心別吃壞肚子了!

  • 旅行

考生有什麼資格可以去旅行?你恐怕會這樣問自己。但旅行絕對是最能夠放鬆身心靈的方式之一,在旅行中,你可以暫時把考試拋在腦後,幫助大腦重新開機,再次獲得滿滿的能量。不過對考生來說,時間過長的旅行恐怕不恰當,畢竟還是得讓自己保持對書本的「手感」,所以不妨規劃個一天或是兩天一夜的小旅行吧!

  • 社交

國考壓力龐大無比,若非身在其中,真的很難體會。儘管如此,當壓力大到一個極點時,你還是需要找人宣洩,所以不要放棄社交,平時抽點空跟朋友聊聊天,你聽他說工作的煩躁,他聽你說準備考試的焦慮。但抱怨適量即可,畢竟沒有人喜歡一直接收他人的負面情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