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可能是自己太黏,我也不想要這樣,不想要腦袋總是想很多東西,可是我就是沒辦法。」她說,低著頭玩著自己的手指,眼淚一滴一滴落下。
「你看,他又來了,動不動就哭。就好像我欠他的一樣。我常常跟他說,可以去做一些自己的事,但他總是堅持了幾天之後,又動不動打電話問我在幹嘛。這真的會讓人家覺得很煩!」他說,並嘆一口氣,只差沒有把眼白翻到後腦。
「煩?可是你一開始不是很喜歡我陪你嗎?怎麼現在又變成這樣?還是你比較喜歡跟那個學妹一起出去?」他抬起頭,眼睛瞪大跟貢丸一樣!「對對對,又來了又來了,現在又把別人一起牽扯進來。我跟你說多少遍我跟那個學妹之間真的沒什麼,從頭到尾都是你一個人在亂想!」
讓你錯開的,不是愛
為什麼在感情裡面這麼缺乏安全感呢?很可能是過去小時候家庭經驗的影響,可能曾經被重要的人背叛,使得你不敢再太相信別人。不過,心理學家Knee卻提出了另外一個更有趣的觀點。
先問問看自己下面兩個問題:
- 你喜歡自己嗎?
- 如果對方不愛你了,你還會喜歡自己嗎?
患得患失的自尊
Knee 發現,有一些人對於自己的觀感好壞,是建立在他愛的人愛不愛他身上,當伴侶和他關係好的時候,他就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但當伴侶開始疏遠、責怪他的時候,他就覺得自己很沒有用、很糟糕。這種患得患失的感覺,我們稱作「關係依存自尊」(Relationship Contingent Self-Esteem)較高的人。根據 Knee 的研究,這樣的人有幾個特徵:
- 通常生活滿意度比較差。
- 在感情裡面有比較多的不安,通常是焦慮依戀(preoccupied attachment style)。
- 拒絕敏感度(rejection sensitivity) 較高,擔心被拒絕,卻又總是先預期自己是會被拒絕、被丟下的那一個,而他們這樣的擔心,也會讓伴侶覺得越心煩(就像前例的男生一樣)導致最後「果然」被對方給丟下來。
- 用關係的成功來證明自己的好:可能會透過在網路上面曬恩愛、時不時跟朋友炫耀自己戀愛了,因為這是他們感覺到自己「好」的主要方式。
愛情是需要練習的
當你愛到自己都消失了,那麼對方很快也就不會愛你了,這些人看似很需要對方的安全感,但弔詭的是,他們自己也沒辦法給對方安全感。
幸好,這樣的狀況或許可以在一次又一次的感情路上,漸漸找回自己。新竹教育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初戀的時候,我們總是容易患得患失,但隨著戀愛次數(及分手次數)來越多,我們漸漸可以不再拿感情的好壞來評價自己是否值得存在。
不論是在一起或分開,都需要練習,也都需要更多的溫柔,和你心中那個恐懼的自己,相聚。

程威銓(海苔熊)
台大心研所畢,彰師大諮商輔導所博士生,筆名海苔熊,是一種結合可愛與可口的動物,和哲學哲學雞蛋糕的老闆朱家安與泛科學前總編陸子鈞有著複雜的三角關係。目前為泛科學、女人迷、姊妹淘、30 雜誌等個多平台的專欄作者,著有「在怦然之後」與「暖傷心」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