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行稅務法規內容十分繁複,考生如何掌握重點,對法規規定顯有必要深入了解,始能竟其功。租稅法規的考試,主要針對法律規定上之主體、客體、稅基計算、減免規定、稅率、稽徵程序及罰則等相關規定出題,不諱言的,主要功夫還是在於背相關之規定,但是如果不瞭解各稅立法之目的、租稅設計之原則,僅在於背誦,就容易出現背了就忘之情形。
各稅之學習,很重要的地方就是必須知道為何要課徵該租稅?其該租稅課徵之目的為了什麼?了解之後,即是學習該稅之大方向,以所得稅來說,政府提供一個完善的生活環境,而人民在一個國家之內,享受其各項公共勞務,在樹果原則之下,就其所賺取所得之某一比例課徵租稅,來維持國家之運作,因此,所得稅之課徵除考量賺取收入所發生之成本費用外,另考量生活上重大且基本生活費用,再就其餘額進行課徵,
方能符合樹果原則,故所得稅法第 13 條明定,各類所得減除成本費用後加總為所得總額,減除免稅額及扣除額後為所得淨額,再就其所得淨額課徵所得稅。所以,倘能先了解為何課徵之方向,在學習各稅之規定,則可以輕鬆理解法律為何這樣規定,進行背誦就容易許多。
租稅之構成,必定存在納稅義務人,而該納稅義務人為何要繳稅,繳多少稅,以及這個錢是來自於痛苦的補償,倘針對這種所得也要課稅,是否不通人情,而最後要如何繳納該租稅,因此透過這些想法,發展各稅之八大結構,主體、客體、稅基計算及減免規定、稅率、徵收程序、罰則、租稅救濟及附則,同學於各稅學習時,應就各法條分門歸類,在綜合複習,必可建立穩固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