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 準備要領

經濟學的考試範圍大致區分為「個體經濟學」與「總體經濟學」兩大範疇,由於考試的範圍很大,很難鉅細靡遺的分析。
By 加分誌 2022/02/12 00:00:00


其中,在個體經濟學方面,主要探討經濟個體(消費者、廠商)的最適選擇以及均衡狀況,因此同學一定要精讀供需均衡、消費者均衡、 廠商理論與市場結構等章節;總體經濟學則是探討國民所得、物價、就業、利率、匯率等變數,因此從國民所得衍伸到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等章節也必定要精讀,並且要把握住這些章節的分數,行有餘力再準備其他章節。

在學習經濟學的過程中,同學一定會面對大量的中文名詞、英文簡稱、 圖形與數學符號等,大多數的同學會用快速背誦的方式來學習經濟學;然而, 只要多花一些時間瞭解這些名詞、圖形與數學符號背後的道理,將可以融會貫通,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例如: 總體經濟學中的乘數效果,其推導方式來自於微積分中的「全微分」概念,若能理解背後的原理,將能夠培養足夠的能力應付具有變化的題目。

此外,經濟學的各個章節並非完全 獨立,所以建議同學在學習完各個章節之後,能夠把相關的章節做比較。例如,市場結構大致可以區分為完全競爭市場、獨占廠商、寡占廠商與獨占性競爭等四個部分,完全競爭與獨占廠商分別在天平的兩端,而獨占性競爭與寡占廠商則介於兩者之間,如果無法瞭解不同市場結構之間的差異以及背後的意涵,將很難正確且快速的解題。

經濟學是一門選擇的科學,不僅在學習的過程中要選擇,在考試作答時也 面臨選擇。請先取得有把握且不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的分數,直到取得應有的分數之後,有多餘的時間再來挑戰試題中較難的題目。選擇題的題目數量多、涵蓋範圍也大,在有限的考試時間中較少需要深入分析的題目,大多是直覺性的題目,所以請同學一定要清楚瞭解每個章節的概念與比較。問答題則是較為深入的考題,要拿高分多數要圖文並茂。 原始圖形請先畫清楚,接下來的外部因素的改變導致圖形的變化請標示清楚,並且在旁邊以文字說明清楚,若有數學 函數也請交代計算過程,如此才能獲取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