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員企管類科法學緒論
從出題類型來看,難易度與高普考法學緒論相當,但是出範圍更小, 比高普考法學緒論還容易準備,除了總論以外,個論只會考民法、刑法、行政法、消費者保護法、勞動基準法。 法學緒論總論、行政法、刑法是有範圍的,跟著補習班老師上課聽講、下課勤練歷屆試題,準備起來不難。民法、消費者保護法、勞動基準法雖然形式上有範圍,但民法範圍太大,消費者保護法、勞動基準法出題題數較少,要說法學緒論沒範圍,說的就是這幾部法。沒範圍有沒範圍的準備方法,歷屆試題就是最好的指南針,從歷屆試題去找尋比較容易的出題方向。
以民法為例,民法總則出題落點多集中在民法各種制度內涵,所以學習上要從權利主體、權利客體、權利標的、法律事實、代理制度、時效制度,開枝散葉建立體系。這是基本功, 也是大量出題的範圍。其他章節的出題偏向各種法律關係的性質與效力,出題比例也不高,在學習民法總則的時候,若行有餘力延伸到債之關係、 物權關係、親屬繼承關係與民法總則各類制度間的跨章節串聯,債編、物權編、親屬繼承編靠法律感覺來猜題, 命中率不會太差。勞動基準法中總則、 契約、工資、工時、童工女工、退休 等章節中,屬於勞動權保障最基本核心概念的規定,屬於比較容易考的範圍。消費者保護法裡的企業經營者責任與特種交易中的消費者保障規定, 向來都是消費者保護法的出題大宗, 可以優先準備。
二、僱員行政類科法律常識
法律常識的範圍比較不會從「總論」出題,而是直接從各部法規中「挖空」讓同學從選項中填空。傳統的民法、刑法、行政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考試趨勢落在重要制度的規定。尤其僱員行政類科法律常識這五個部分的命題趨勢,與初考法學大意的命題趨勢很像,強力推薦同學把初考、五等法學大意歷屆試題詳細演練,程度會明顯提升。
最後要提醒的是憲法,法律常識的憲法很少針對大法官會議解釋出題,大多針對憲法機關組織與相互關係、基本國策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