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佳如
圖/pixabay、pexels
根據《electrek》外媒報導,從2012~2017年,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向學區撥款超過700萬美元,用於將老舊的柴油校車汰舊換新或改造,升級成包括混合動力與電動巴士兩種類型的車種,這項補助採用隨機抽選學區的方式執行。
根據統計,美國每天約有2500萬名學生搭乘校車通勤,大多數的校車都是使用柴油驅動,汰舊或改造之後,對學生的健康產生直接影響,使得該地區因氣喘或肺炎住院的孩子相較其他地方來的少之外,更加令人驚艷的是,這項改變甚至提高了學生出席率!《Nature Sustainability》研究指出,執行校車改造計畫,同時調查計畫內與計畫外的學區學生出席率,發現學生出席率略為增加,每個行政學區每 10,000 名學生,平均每天增加約 6 名學生出席!
校車改造計畫,改善健康與關係!
這些數據或許聽起來微不足道,但若是放大到美國各州比例人數就會顯得相當驚人。如何改善學生們的缺課問題,一直都是各地區所重視的課題,這項計畫凸顯了挹注校車升級的重要性。尤其近年隨著環保意識高漲,每日接送學子的校車若能友善環境,也會連帶影響學生對於學校的觀感,使學生更加喜歡上學這件事。尤其校車會駛進學生所在的社區,升級之後可以幫助提升孩子、主要照顧者以及社區居民的健康品質,也改善了校方與社區之間的關係。
電動車將成為世界各國趨勢
然而,購買或改造電動校車的費用高昂,導致部份學區不願意進行更換,但長久來看,電動校車能夠節省燃料和維護成本,根據研究人員指出,這些舊型校車在退役之前,平均還會行駛約16年,如果無法改造,也可以考慮加裝DPF柴油炭微粒過濾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使用後可以減少大量黑煙。如何在學生、民眾健康風險與金錢成本之間拿捏得宜,正考驗著執政者的智慧,目前美國投入大筆經費進行改造校車計畫,各學區反應踴躍且熱烈,加拿大兒童健康相關組織也呼籲政府以電動巴士取代傳統柴油巴士。世界各國的趨勢,值得台灣借鑑,相信未來的改變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