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部 圖/相信動物協會提供
2015 年,創辦人郭璇參加一場海外研討會,主題為控制遊蕩犬數量。當時懷生社已做了10 年TNR,郭璇聆聽後認為若想推動這些事,正式立案的協會才有足夠動能,於是夥同夥伴著手成立事宜,翌年,相信動物協會於焉誕生。
▒ 用最誠懇的方式面對真正的挑戰
成立協會之前,懷生社已是北部執行最多TNR 的團體,卻因沒有協會名義,參與公開活動時常被認為僅是個學生社團,忽略背後深耕10 年的毅力。
目前協會聚焦於遊蕩犬絕育。遊蕩犬分成野犬跟家犬,協會對野犬採傳統TNR,然而真正的挑戰在放養家犬。「我們會沿著地圖上每一條路挨家挨戶訪查,如果民眾有飼養母狗,夥伴就會勸飼主讓我們為狗進行結紮。」
透過地毯式搜查,才能找到沒登記的狗兒。可想而知,常有飼主反應「為什麼管到我家的狗?」其實結紮於法有據,動物保護法第22 條第3 項明定飼主應為犬貓辦理絕育。經勸導拒不改者,爰依同法第27 條第1 項第9 款裁罰新台幣5 萬元以上25 萬元以下罰鍰。只是執法難以確實,使全面性結紮無法達成。

圖:黃意淨
▒ 近五至六成的流浪犬源自家犬繁殖
走過近20 年,團隊觀念也在與時俱進。早期懷生社TNR 以野犬為主,有些餵養人會主動聯繫同學幫忙抓狗。但這些愛爸愛媽要先知道社團,且認同TNR 理念才會找上懷生社,又都是零散個案,山上可能存在10 群狗,但只有3 群是他們知道並主動聯絡,再努力也只能紮到3 群,剩下7 群還是未結紮。
這也是為何協會視地毯式搜查為關鍵,絕育重點就是強度夠,一群野犬至少要有8 成以上結紮率才有效。要達到完全結紮的目標,團隊除了接收通報外,也會主動詢問、搜查未結紮狗群。
協會發現許多民眾沒有為寵物結紮的觀念。黃意淨分析,一般認為流浪犬來自棄養或野狗繁殖。但其實近一半至6 成流浪犬是由家犬繁殖。這是為什麼?
野犬是沒有主人的狗。家犬若採放養,即便關籠,未結紮母狗仍可能交配懷孕,這兩類狗統稱遊蕩犬。團隊夥伴將抓來的犬隻進行分類,棄養和走失僅1 成左右,放養家犬佔了一半,其他則為野犬。因此所有養在室外的犬隻,都是協會絕育的目標。
▒ TNR 強度足夠,流浪犬數量就能有感的下降
相信動物協會在北北基已做了十幾年絕育,前2 年基隆達成率甚至到九成二。許多民眾表示北北基流浪犬數量明確下降,收容所內狗的數量也明顯改善。但由於協會範疇在北部,所以不是很清楚外縣市狀況。
但無論哪一縣市,問題大致可分兩點。一為強度不足,大部分地方TNR 是由愛爸愛媽主動連絡在自己的餵養區域執行,但沒人餵養,或餵養人不支持結紮的野犬就不易抓到,一處的結紮比例要達8 成以上才算成功且可持續。即使結紮了一半的狗群,只要一停手馬上就會恢復,這就是結紮強度不足的困擾。
二是放養家犬問題長期被忽略,雖然下鄉絕育能在每一場結紮上百隻的狗。可是需要主人有意願,主動報名帶狗參與。實際家訪後,有些飼主沒意願或沒接收到資訊,仍無法全面觸及。
▒ 愛爸、愛媽的配合,讓絕育行動更有效率
這是場長期抗戰,對黃意淨而言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每年數據統計能夠感受到自己做的事情有成效,結紮比例一直上升,收容所的狗數量持續下降。伴隨成就感的是挫折感,對TNR 仍有滿多質疑,不少人認為TNR 沒效果,也使流浪狗存在街頭受到認可。
黃意淨認為TNR 當然要高強度才有效,但若說無效,也要和撲殺政策比較才公允。TNR 強度不足無法減量,但撲殺強度不夠也是一樣結果,且過去撲殺方式多為隨機抓狗進收容,對於遊盪犬族群控制沒有幫助。
高強度撲殺和於高強度絕育,絕對是後者可行性高。執行高強度絕育勢必需要有能力抓狗,和狗相處的愛爸愛媽協助。如他們願配合,團隊會請他們前一天不要餵狗,或在指定位置餵食,加上狗會認人,只要愛爸愛媽一叫就來,對絕育行動相當有幫助。但若是撲殺,愛爸愛媽不可能配合,狗會抓不完。狗很聰明,如果用了錯誤的方式驚嚇到狗,往後就會越來越難抓。
協會的抓狗方式在於設定精準方向,目標是這個地方所有母狗都要絕育。但捕犬隊沒有目標,抓幾隻算幾隻,過去撲殺最為人詬病的就是捕犬隊傾向抓易捕對象或幼犬,但母狗還是一直生,問題很難從根本解決。
現場人員的協助是TNR 強度的關鍵。協會需要愛爸愛媽的支持。即使要抓無人餵食的野狗,也得先讓狗養成餵食習慣,定點出現,才能知道每隻狗個性,分辨公母,擬定捕捉計畫與順序,相當耗費人力、時間。如果愛爸愛媽本來就在餵食,熟悉每隻狗,對協會幫助非常大。但協會也會和他們溝通,狗一定要結紮,才不會越餵越多,並宣導乾淨餵食,與其全面禁止,不如正向引導,成為高強度TNR 的助力。
▒ 最淒慘的狗,往往是有飼主的狗
最後黃意淨分享給想養寵物的人們:「如果沒有經驗,一定要想清楚,因為養了寵物後生活改變會非常大,如果沒把握、環境不適合就不要養。協會遇到很多淒慘的狗,都是有主人的。」當位負責任的飼主,終生飼養、不要棄養,不要讓另一個生命因自己而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