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艾格 照片/ 陳同學提供
113 年普考一般民政狀元-陳O 銘
傾聽心聲,轉換類科
陳同學從小對歷史有濃厚的興趣,大學時選擇了歷史系,但他對未來的生涯規劃並不十分明確。父親曾夢想攻讀博士,成為教授,然而最終未能如願,這讓陳同學在面對學術研究時心存顧慮。他沒有膽量繼續走父親未竟的道路,轉而考慮更為穩定的選擇——公務員。
「媽媽是公務員,她對這個職業的穩定性和發展性很了解。」陳同學說道。他的家庭對公職並不陌生,這讓他對公務員工作產生了天然的認同感。畢業前,他便報名了公職補習班,打算一頭栽進這條穩定的職業道路。
起初,他選擇了人事行政類科,認為這項工作不需要與人過多互動,較適合自己內向的性格。但隨著深入學習,他發現人事行政其實要求對人的了解,這與他的預期不符。
「我發現自己不適合人事行政,讀不下去。」他坦誠地回憶起第一次失敗的選擇。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陳同學決定轉考一般民政。這個類科的科目更符合他的興趣,與他所學的歷史有一定關聯,尤其是涉及政治的部分,讓他能運用過去的學科知識。「我發現自己跟老人比較有緣,而民政工作有機會接觸到這些群體,這讓我覺得比較自在。」
我交了白卷
儘管找到更適合的類科,備考的路程依然困難重重。陳同學坦言,最大的挑戰在於他缺乏自信。普考的選擇題範圍廣泛,而他過去的學習方式較為死板,面對國考這麼龐大的範圍讓他感到無從下手。「補習班的老師會提醒申論題的重要性,但我面對這些要求總覺得壓力很大,自己好像無法達到他們的標準。」
他開始對申論題產生恐懼,甚至在一次考試中,他因無法下筆而交出了一張白卷。「那次我真的嚇壞了,進考場後手一直抖,明明腦中有些想法,卻什麼都寫不出來。」他回憶起那次交白卷的經歷,語氣中仍帶著當時的無奈與挫折感。
交白卷的打擊幾乎讓陳同學對自己的能力徹底失去信心。此後,他一度考慮放棄考試,因為他看不到任何突破的可能性。「那時候真的很低潮,覺得自己怎麼這麼差,甚至覺得自己根本不適合考國考。」
完整內容請看《My Plus加分誌》職涯特刊2025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