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餅舖如何新生?李亭香、舊振南發揚台式糕餅之美

因生活習慣與飲食文化的改變,現代人的口味逐漸偏向西式,使得傳統台式糕餅店逐漸式微。然而在現代流行趨勢的推行下,老舖加入了年輕人喜愛的設計和口味,在秉持傳統精神的態度中,找出讓傳統糕點發揚光大的突破口。
By 加分誌 2021/07/12 00:00:00

文/LISA    圖/LISA拍攝、Shutterstock

經典能夠歷久不衰 台派與老舖發揚台灣文化

咖啡廳、下午茶、甜點店經常成為網美拍照和女孩的討論話題,社群軟體上一張張充滿個性又別緻的蛋糕甜點照,這些店家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都市的巷弄間。如果詢問現在青壯年族群對台式糕點的印象,通常都是「造型傳統」、「口味厚重油膩」等回答,在今日凡事都要講求「視覺美感」的風氣下,傳統糕餅總是難以與西式糕點匹敵。

但是製作台式糕餅的器具、技術和經驗,能夠傳承百年至今仍能受到現代人的喜愛,一定是非常好吃且能夠與時俱進創新的糕餅店,其實全台各地都有非常知名的百年糕餅老舖,例如基隆的李鵠餅店、台北大稻埕的李亭香、新竹的新復珍商行、鹿港的玉珍齋等,都是赫赫有名的傳統餅舖。堅持傳統製餅技術的同時,有些糕餅老舖創新了現代人喜歡的口味,或是將品牌重新設計,帶給人們不一樣的品牌印象,這次特別介紹南北兩間知名的糕餅老舖,一起認識台式糕餅文化。

餅香飄滿大稻埕 百年台派糕餅經典「李亭香」

總店位於大稻埕北街的「李亭香」,是許多人逢年過節挑選伴手禮送給親友、國外友人的首選,也常有年輕客人在店內享用台式糕點,更是大稻埕迪化街相當有名的店家。第一代創辦人最初是在大稻埕的「寶香齋」學習製作台式糕點,之後回到家鄉蘆洲湧蓮寺附近開了自己的第一間店,創立於1895年,名稱取自「李家的亭仔腳(騎樓)時常飄出陣陣餅香」。而回到大稻埕開店,已經是第二代經營者接手後的事了,大稻埕的商業活動相當熱絡,是台北從清代開始就相當繁榮的市街,在1950年代也是非常繁榮的街區,因此第二代經營者李淵潭便拓點至大稻埕,並且利用大稻埕在地的南北貨做為食材,開發出許多新商品!

2018年,李亭香在華山文創園區開設快閃店,不僅介紹製作台式傳統糕餅所需的模具,更打破過往大家對於傳統糕餅的「老派」印象,加入了美感設計元素,將品牌形象和產品台式糕點賦予全新的意象,更受到年輕族群的歡迎。台式糕點中經常可以看見表面壓有特殊別緻的花紋,而且每一間餅舖的花紋可能會加上專屬店家的獨特設計。製作糕餅時需要把麵糰和麵粉壓入模具中,填入餡料後再加上一層麵糰和麵粉,扎實地將餅壓到成形後,還要用鎚敲的方式才能順利脫模。在過去沒有機器可以大量生產的年代,每一顆糕點都必須由師傅手工一顆顆填餡、敲打脫模,既考驗師傅的經驗和技術,更是耗費體力的製作方式。

這些模具一代傳一代,雖然今日不一定完全使用傳統模具製作糕點,但仍然具有相當深厚的歷史及文化意義,李亭香保留了這些模具並且展示在店面中,同時在2015年設立餅藝學院,讓到訪的來賓可以親手體驗製作台式傳統糕餅。如果假日來到充滿復古風味的大稻埕本店,不妨在這裡點一份台式糕點下午茶,細細地品味傳統糕點與西式甜點帶來的不同風味,還可以挑選充滿台灣特色的伴手禮送給外國朋友!

結婚喜事必備 「舊振南」發揚漢餅文化

過去人們結婚的喜餅中常見到一塊圓圓的大餅,裡面可能包著紅豆餡、麻糬、絞肉末等餡料,吃起來鹹甜的風味中還帶著豬油的香氣,然而,現代人喜歡西式餅乾禮盒更勝傳統糕餅,因此傳統的大餅已經相當少見。發跡於台南的百年餅舖「舊振南」創立於1890年,是以製作精緻喜餅而聞名地方的老舖,而且在1940到1960年代是地方仕紳的喜餅首選,就連歌手Ella陳嘉樺在結婚時也是挑選了舊振南的喜餅呢!

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的習慣改變,也增加了壽桃、紅龜粿、綠豆椪等節慶經常出現的糕餅,不過如果不是特殊的節日,我們平常比較少會主動到台式糕餅店購買糕餅,2016年在高雄設立了「舊振南漢餅文化館」,除了可以在裡面體驗親手製作手工漢餅,或是享用「中式下午茶」。尤其是金色紙盒包裝的鳳梨酥,也讓許多海外遊客對於這款台灣經典伴手禮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在外國的機場也能看見舊振南的店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