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視覺藝術家安哲,以理性思維展現感性創造力

視覺藝術家是安哲對外的稱呼,也是自己的定位,這個身份涵蓋他所有創作內容,包含參賽與發表過的插畫、繪本作品,以及各種形式的商業設計合作等。
By 加分誌 2019/10/04 10:30:00

自從《我可能不會愛你》的知名編劇徐譽庭老師欽點,在2014 年首度參演偶像劇《妹妹》,以恐怖情人袁方一角受到矚目。在戲劇與藝術創作領域都有亮眼成績,然而安哲始終把工作重心放在創作。
 

跳脫體制的創作之路

童年時期的安哲,對於創作的啟蒙,跟大多數喜歡畫畫的人有相似的成長軌跡。因為對台上老師講課內容感到無趣,開始在課本上塗鴉,逐漸畫出心得。躲在以畫之名的避風港裡,安哲能夠肆無忌憚地用想像力填滿課本上的空白。然而相較大多數在求學時期還在迷惘摸索階段的學生,他早在國中就立定藝術家的志向,安哲說他投入藝術純粹因為喜歡,不是為了得到什麼,喜歡之餘再去思考如何賦予它價值。

然而安哲在大學念視覺相關科系時發現,學校教的只是科目,不是如何成為具有藝術思維的藝術家。當時的他意識到學校給的不是自己要的,便毅然決然休學。進入職場後的體認應證了他的決定:學校教的是一回事,在業界工作又是另外一回事。


安哲做為自由工作者之前,有五到六年的時間是一般上班族身份。當時正是皮克斯與夢工廠等好萊塢動畫在台灣蓬勃發展的時期,當時他進入一間以原創動畫作品為發展主力的公司,工作內容包含創意發想、故事編寫、分鏡繪製等。無奈動畫整體產業體制不完整,安哲進入職場不久後,相關公司開始面臨倒閉。突如其來的停頓讓安哲開始思考下一步,懷著「把自己的故事創作變成一部動畫」的夢想, 安哲在 26 歲時創立個人工作室,一邊獨立接案,一邊創作有機會成為故事的作品。

安哲是極有想法,且對生活有敏銳思緒的創作者,經常觀察生活中有些矛盾的問題點,想說點什麼,但在這個環境底下,他認為很多事情不能明說。正好藉由創作,讓他可以待在自在的空間裡盡其所能地表達。他回顧求學時期的作品從來沒有獲得肯定,在獨立創作過程漸漸發現拿掉框架去自由創作,不那麼在意別人是否看懂或會不會喜歡,從這時候開始,安哲的作品在屢屢在國外獲得獎項。這些獎的肯定讓安哲更加確信從事藝術創作,還是必須挖掘自己。希望自己能帶著個人的觀點與美學,去做很誠實的創作,讓自己的作品風格更明確。
 

從《床底下的夢想》到《阿河》

繪本《床底下的夢想》是安哲第一本正式出版的圖文插畫作品,故事講述床底下被遺忘的夢想渴望找回那屬於自己的舞台,於是開始尋找夢想的旅程。可愛的角色跟故事與溫暖的用色,跟安哲的其他作品相較之下,是以商業規格而言,賣相比較好的作品。那是安哲第一次的出版經驗,因為沒有太多可以交涉的籌碼,只能在對方給的框架裡面,盡可能把它做到最好。2014 年出版《不安分的石頭》,探討的是改變的勇氣,由一群可愛的小角色去演繹這個故事。

▲安哲作品《床底下的夢想》內頁


▲安哲作品《不安分的石頭》
 

比較不同的作品,是即將出版的繪本《阿河》,故事靈感來自 2014 年的河馬阿河因人為因素墜地身亡的社會事件,安哲想做的不是可愛的動物故事,而是透過自己擅長的繪畫,讓大眾能夠關心自己所關心的事情,透過反思帶給人感動。《阿河》是一本沒有文字的全跨頁繪本,講述阿河被車子載到動物園,開始牠一連串的想像。《阿河》從創作發想到入圍義大利波隆納插畫展,到與出版社合作簽約,已歷經三年時間,至今仍在做細部調整,也許很快可以與讀者見面。


▲安哲作品《阿河》

除了平面插畫、繪本創作以外,安哲也有豐富的商業設計合作經驗。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在 2018 年與英倫品牌 AllSaints 合作客製化皮衣的活動,他為品牌量身打造三個骷髏頭的公仔角色,並當場手繪在皮衣上。在品牌個性的基礎下自由發揮,這是安哲在商業合作上少數拿到比較大的權限自由創作經驗。

另一次與 2019 金馬奇幻影展的海報主視覺合作,以科幻電影開山始祖《月球之旅》為靈感,創作月球上的奇幻劇院為題的視覺形象,過程中完全依照自己的想法創作,令他相當滿意。安哲表示,很期待在未來能有更多可以因自己想法而生的作品。然而這是每個從事設計的人都會有的夢想,與美學相關的設計專業,經常無法凌駕在業主之上,對於這個長期問題,溝通是相當重要的環節。

安哲把商業設計定義為服務業,在資本主義的價值體系底下,似乎唯有前一部作品大賣,才能換取下一部作品的創作自由。他舉例名導昆汀塔倫提諾的最新電影作品《從前有個好萊塢》,被許多影迷認為和他早期的黑色風格不太相同,而安哲認為這個時期的他,已經不必再迎合大眾口味及片商票房,為了能夠貼近純粹的創作,昆汀塔倫提諾成功向片商爭取最後剪輯權。以昆汀塔倫提諾為典範,現階段的安哲並不急著以純創作讓市場接受自己,他仍堅持商業合作與純創作並行,終有一日能一步步走向理想狀態。


▲安哲與 2019 金馬奇幻影展合作設計主視覺


▲安哲替品牌 ALLSAINTS 量身打造公仔圖案
 

不刻意尋求靈感

對於靈感,安哲通常從音樂、電影與書籍中獲得創作的靈感。安哲分析自己在創作時很依賴音樂,「有時對的音樂出現,能讓創作靈感湧現」。在他的每個人生階段喜歡聽的音樂類型也很不一樣:學生時期喜歡輕快的爵士樂,後來有一陣子喜歡搖滾樂,現在隨著越來越社會化,偏好慢搖滾的音樂風格,安哲認為這樣的曲風可以帶出對創作者而言最重要的想像力。

另外,從前對圖像比較有感覺的安哲,並不常閱讀,然而也隨著時間推進,經歷不同人生階段,他漸漸能從文字中獲得不一樣的想法。特別的是他對靈感的態度很佛系,從不刻意尋求題材,也從不覺得去旅行或國外駐村,就非得要獲得什麼靈感不可,例如《阿河》正是因為剛好看到電視新聞,進而產生共鳴,有了感覺,自然而然開始創作。對安哲而言,靈感就像夢境,如果醒來之後沒有立刻記下,就令人扼腕地再也想不起來。一直以來,安哲都會隨身攜帶塗鴉本在身上,將乍現的靈光以圖像或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


 

駐村生活發現新世界

對於教育體制不滿意而離開,安哲是遊走在體制邊緣的人,卻在國外駐村生活中,看見令他眼睛為之一亮的文化差異—每個作品都是學生自我探索的成果,國外的教授是不做評判的,因為作品的完整性只有自己最清楚,唯一能協助的是如何讓創作越來越接近創作者自己。反觀台灣每一年重要的新一代設計展,大部分學生的作品還是會被商業包袱困住。「我覺得體制用了錯誤的過濾標準,全世界每天都在發生。」對於以過來人的身份給有志從事設計的學生建議,安哲笑說談建議太沈重,希望藉由自己的經驗分享,傳達「每一條路都不同,端看自己想要追尋什麼。」的觀念。

繪畫曾經是安哲逃避現實的庇護所,然而變成工作以後,他承認的確磨損自己創作的熱情。每當這樣的情況發生,安哲就會再花一些時間把熱情找回來。這個狀態像是一個不斷循環的迴圈。最嚴重的時候可能完全不想面對創作,這時候適時放空、發呆、看看天空和海也是好的。

現代人為工作太過疲於奔命,此時應該停下腳步休息一下。因為自己選擇的不是多數人走的那條路,生活的一切都圍繞著創作,會有風險與更多的壓力存在,但也相對自由,也很清楚自己創作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價值雖無法立即換算,卻在安哲心裡落得踏實。現階段的安哲想要追求的是更多內心的探索,希望自己面對畫布的時候是沒有框架的。
 





安哲 Ahn Zhe
台灣視覺藝術家


作品獲獎經歷
2018 《阿河》入選義大利波隆那插畫展
2018 《紙上的小宇宙》獲台北國際書展第十四屆金蝶獎-台灣出版設計大獎 榮譽獎
2016 《不安分的石頭》獲台北國際書展第十二屆金蝶獎-台灣出版設計大獎 榮譽獎
2014 作品《消失的226 號》獲美國 3x3 當代插畫展- Merit 優選
2013 作品《禮物》獲歐漫前衛漫畫節瑞士琉森 Fumetto 新秀獎-首獎
2013 作品《清道夫》獲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新秀獎-入圍

出版品
2016 《紙上的小宇宙》,凱特文化出版
2014 《不安分的石頭》,大塊文化出版
2011 《床底下的夢想》圖文筆記書,大田出版
 

文|Chelsea
圖|安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