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一個看得見的未來,他捨教職、考公職

109高考教育行政狀元/109普考教育行政 雙料金榜 施O豪
By Kuan 2021/01/15 12:00:00


考取類科:

109 高考教育行政狀元
109 普考教育行政第7名
學歷: 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所
年齡:28
準備時間:1 年
109 高考教育行政成績

科目 分數
國文 64
法學知識與英文 52
行政法 78
教育行政學 56
教育心理學 71
教育哲學 64
比較教育 68
教育測驗與統計 79

總成績 67.07 分 錄取標準 57.90 分(錄取)

109 普考教育行政成績

科目 分數
國文 62
法學知識與英文 76
行政法概要 90
教育概要 38
心理學概要 61
教育測驗與統計概要 69

總成績 66.00 分 錄取標準 61.50 分(錄取)

與其繼續在教育圈「浪流連」,不如另尋安身處,許自己一個看得見的未來!擁有師範體系光環的施同學,高師大地理系、台師大地理所畢業,再加上實習、代理教師經驗,在外界眼中,正式教職可謂曩中物,然而近幾年地理科教師幾乎零開缺,再優秀的人也無所適從。施同學便是在無奈的心境下,走往公職之路。

斷尾求生的他,憑藉著研究所訓練出來的思辨模式, 最後一舉奪下教育行政高考榜首、普考第七名的雙料金榜。 他自比異類,鮮少動手練習歷屆試題,而是認為「懂看」更為重要,看得懂題目,就已經先抓住閱卷老師一半的心。

不敵教甄缺額少 轉考教育行政

研究所畢業後,施同學都短暫當過代理教師,也曾三度挑戰教甄,無奈受到少子化影響,地理教師的缺額微乎其微,甚至掛零,眼看教職窄門越來越難擠,不少師範同學們仍在各學校間流浪徘徊,「每年都要失望一 次、重來一次」,讓人不禁越來越絕望; 他坦言,研究所畢業後,曾嘗試找業界工作,但薪資待遇卻讓他怯步。

「相較教甄,國考至少看得到未來!」考量大多數教育行政的專業科目都曾經修習過,準備起來相對得心應手, 讓施同學決定投入高普考教育行政考試。

理論思辨、蒐羅資訊 萃取觀點

從去年 8 月起備戰,施同學擔心到補習班參加面授課程,一不小心恍神就錯失台上講解,因而選擇視訊課程,彈性安排進度。作為全職考生,他每天早上九點在案前坐定,直到晚上十一點才放風,因各科目所需耗費的時間不盡相同,也未硬性規畫各科時程。

研究所的嚴謹學術訓練,讓施政豪著重思辨層次。應對高普考考科時,他擅長先從各家理論脈絡之中抓取重點。 然而,理論的掌握,只是基礎工程,他還透過資料情蒐,萃取出獨特的思考路徑。

他舉比較教育為例,內容較為龐雜,容易考出課本以外的題目,因此他四處蒐羅國家教育研究電子報、新聞時事等新知,從中獲取各國教育制度與變革,以及我國熱門的教育議題。透過廣泛涉獵,提升隨機應變的能力,如今年考到某太平洋小國的教育體制,他就憑藉著該國殖民化的歷史背景,推敲出可能的答題方向。

人體法條影印機 有背就有分

對付第一次遇上的行政法,施同學強迫自己「直接吃下去」,將自己當成人體法條影印機,背多少東西進來,都原文照樣輸出。他指出,行政法有背就有分,很好拿分數,因此就算對行政法無感,他仍投入大量時間對付這一科,閒來無事就背行政法。

他透露,由於法律用字遣詞生硬、有距離感,他一度想放棄,後來背誦法條時,他習慣唸出聲音,反覆朗讀,透過聲音傳導,將法條字句銘刻在腦海中,「行政法後來就變好朋友了!」。

不同於行政法,重視概念理解的教育測驗與統計,讓施政豪不用再擔心腦袋記憶體被塞滿。他認為,這一科重點在於理解公式、原理與原則,再搭配練習演算。

魔鬼藏在細節裡 懂看比懂寫還重要

或許是在研究所時期,就已練就闡釋、論述能力,施同學不像絕大多數的考生,大量練習歷屆試題,他自承,頂多在腦中排練,觀摩他人擬答。不過,他強調,雖然幾乎不動手寫,但要懂得看題目,透過多看歷屆試題,從中歸納出考題重點與趨勢,且魔鬼通常藏在細節裡,要能從繁瑣鋪陳的試題,看出核心問句,才能切中要點,寫出閱卷老師想看到的答案。

堅持與決心,是施同學考取教育行政高考榜首、普考第七名的關鍵。畢竟對當時的他來說,前程去路渺渺,身後亦無後路,每踏出一步,皆是舉步維艱,再加上窩在家裡充當一年米蟲,難免引起左鄰右舍側目,面對旁山倒海的壓力, 施同學只能努力 hold 住,時刻保持緊繃,抓緊讀書節奏,「只要心想著考上後,一切苦痛就會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