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參與志工服務 社會經驗中學習成長
少子化成為現代的社會趨勢,父母給予豐富資源,反而讓學生缺乏生活經驗,要如何走出象牙塔,拓展自身的見識和經歷呢?就從做志工開始!
◎ 認識志工精神 心動不如行動
國、高中義務教育之中有服務學習時數的規定,更當成畢業或申請學校的加分門檻;大學也透過學校社團,鼓勵學 生參與服務學習。然而這些服務課程變成被動付出,是有所目的而去從事幫助他人的活動,嚴格說來並非屬於自發性的志工精神。接觸志工服務,例如進入安養院、動物收容所等,為自己開拓了一個更廣闊的世界,積極伸出觸角,去深入理解國際及社會的不同層面,藉由助人也讓自己成長。

簡單來說,志工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如下:
1. 出於自由意志,非基於個人義務或法律責任。
2. 秉持誠心以知識、體能、勞力、經驗、技術時間等貢獻社會,不以獲取報酬為目的。
3. 以提高公共事務效能及增加社會公益之各項輔助性服務。
◎ 想要擔任志工應從何處著手?
現在的大學都會提供許多包含校內、校外的志工服務資訊,其中又分為國際及國內志工兩種類。目前因疫情無法出 國,因此建議可以從國內志工做起,未來有機會再進一步朝國際志工邁進。
實際參與志工活動之前,需要經過專業的培訓課程。課程分為基礎訓練、特殊訓練、成長訓練及領導訓練,依照服務性質不同而各有所差異。一般而言,基礎訓練 12 小時, 完成訓練便可領取證書,並且請服務單位協助申請志願服務手冊,以便日後記載服務時數;而當服務年資滿 3 年,時數達 300 小時以上,即可申請志願服務榮譽卡。這本手冊將一直跟隨著自己,記錄一路走來的所有志工服務項目,不但獲得榮譽感,這也是一張漂亮的經驗成績單。
志工服務涵蓋範圍廣泛,包含環境保護、文化交流、陪伴教學、社區重建、關懷老人⋯⋯等,可依照自己的專長或興趣方向開始著手。
◎ 志工是助人 更讓我們從中發現自我價値
參與志工是人生一段奇妙的旅行,現今學生充滿競爭力、 生活工作壓力大,因此常常陷於各種煩惱愁苦之中。藉由志工服務能夠讓心靈沉澱,認識更多不同生活領域的人們,更可以看見社會中的弱勢族群所面臨的困境,以及其他社會問題。學習付出關懷、幫助他人,也會發現自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煩惱也不再是自我困擾,更以感恩惜福之心看待人生, 快樂和成就感也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