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iv 圖/Shutterstock
遠距教學,為教育界帶來全新挑戰和衝擊
「遠距教學」顧名思義,指的是老師與學生們分散各地,以線上教學的方式來傳授、汲取知識,雖然許多補教業者早在多年前已經踏入遠端教學的行列,但以國民義務教育來說,這次因疫情被迫改為全面遠距上課,不僅讓人感到措手不及,也是一個全新挑戰。
因應疫情大幅升溫,政府下達三級警戒指令,教育部也同時宣布全台停止到校上課,與此同時各校緊急啟用線上教學方案,保障學生們的學習權益不受到影響。雖然學生們應該覺得:「太好啦!不用去學校上課」而感到興奮,不過這種教學方式卻也面臨著許多執行層面的問題,例如:小學生、國中生、高中生應該分別用什麼樣的方式上課?需要使用什麼軟體系統來教學?最重要的是,學校和老師必須重新設計教學方法和內容,盡量減少課程銜接不順而產生問題。
為繼續完成每位學生的國民義務教育課程,各校也立刻提出調整方針,並於執行期間堅守學習成效,同時給予適當修正,使得老師和學生雙方都能逐漸適應遠距教學。除此之外,相較於國民義務教育,大學課程的遠距教學執行方面則較有彈性,可以依據每位學生的課程不同來訂定上課的方式,像是改為繳交學期報告,或是另外規劃教學替代活動等,都是疫情之下的替代教學方案。

沒有了學校的規範,學生們是否能夠認真上課?
遠距教學方式有利有弊,最大的優勢在於無論我們身在何處,只要有網路、電腦或平板,一連上線就能馬上學習;不過相反地,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否能夠順利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況,則成為所有教師最擔心、也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
自全面啟動遠距教學以來,許多學生開始有慣性缺課、無端消失的情形發生,因此老師們也必須出招,來抗衡遠距教學所帶來的變化與挑戰。「提升課程吸引力」就是一個最直接、最快速能解決問題的方式,有許多老師表示,當他們改變上課方式,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關係,就能夠有效減少學生在課程中發呆、摸魚的機會。舉例來說,課堂剛開始把握時間點名,確實掌握每位同學的出席狀況;當課程進行中,若發現同學們的專注力開始下降、回應越來越薄弱,這時候馬上隨機抽點同學回答問題,老師們可以藉由此舉確認線上課程的成效與否,並隨時調整教學方式,達到良好的遠距教學品質。除此之外,為吸引同學專注於課程教學,也可以加入線上團體活動,例如有獎徵答、或是將學生的流行話題帶入教學內容,於課程尾聲和同學以聊天的方式來做分享,不僅大幅提升學生對於課程的興趣,也不需要擔心學生容易慣性翹課了。

遠距教學是科學進步所帶動的成果,在這次疫情之中達到良好的作用,同時也為全球的教育帶來了更多元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