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iv 圖/Shutterstock
遠距考試的安排與考量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台灣各產業生態不僅遭受嚴重衝擊,學校方面更是不得不做出抉擇,除了實體課程全盤暫停、改為遠距教學之外,緊接著的重大考量就是考試的舉辦與否?是否需要變更學期評分方法?也都必須重新調整。
所有學校和學生的安排就像是被大洗盤一般,雖然百般無奈,但也必須整裝再出發。以大學的期末考試來說,到底該如何安排才能夠凸顯考試的公平與公正?加上越來越多的線上考試作弊亂象頻傳,這些也都成為教育界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替代方案有哪些?該如何進行?
◎改為遠距考試:
和遠距教學一樣,遠距考試最重要的就是「成績的評估標準與效力」,例如該用什麼方式遠距監考,才能防止學生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發生作弊行為,公平公正的完成考試?通常在考試幾週前,校方會先告知出題方式,並確認學生家中的電腦設備和軟、硬體狀況,並於考試當天透過電腦螢幕(網路攝影機),以視訊方式進行監考。
近期台灣疫情緊急進入三級警戒,全民居家防疫啟動,多數學校立刻改以遠距考試對應;全國首次同步進行線上考試大家難免手忙腳亂,但經過這段日子的遠距課程,不但越來越掌握線上系統,相信在學生的自律規範之下,遠距考試也能更順利地進行。

◎改採多元評量方式辦理:
多元評量顧名思義,指的就是涵蓋課程出席率、學期成績、繳交作業和專題報告,以及平時成績等綜合表現,多方採納學生的評量成績做為評斷標準。多元評量的優勢在於學生能夠藉此凸顯自己的各項能力,例如:有些同學擅長製作報告,有些則在筆試、口試方面較得心應手,多方面評量方法也能讓學生分散考試的壓力。
◎考試日程暫時延期、調整:
除非遇到不可抗力的因素必須延期,否則此種方式對於學校和學生雙方來說多少都是一種煎熬;本應該按時完成的考試計劃,一旦延長就必須花費更多心力去面對。往好的方向想,即便考試延後舉辦,學生也可以有夠充足的時間準備考試、學校方面更不需大幅調整日程,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不過萬一短期內都無法解除疫情警戒、恢復現場考試,校方就必須趕緊另做安排了。
考試,是學生學習成果與自我評量的展現,各校也都在努力尋找適合的方式,讓每位學生能夠如期完成重要考試,不因疫情而影響到身為學生的重要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