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過後,我們應該知道的關於巴黎聖母院 10 個冷知識

巴黎聖母院在當地時間晚上 6 點多(台灣時間凌晨 0 點)發生大火,因屋樑為木頭搭建,以致火勢快速蔓延,所幸多數珍貴文物都已被移出獲得妥善保護,否則損失將更為慘重。無論你有沒有去過巴黎聖母院,在這場大火過後,你應該要更認識這座將近千年歷史的人類文明遺產。
By EH 2019/04/16 12:30:00


① 聖母院地底下埋藏著一座異教城

巴黎聖母院位於西堤島上,是塞納河上的兩座島嶼之一,在很久以前,這裡曾是高盧羅馬城,也就是盧泰西亞城。聖母院或許就建立在一座古教堂之上,約莫 1710 年左右,一些木製祭壇的殘骸被挖掘出來,這個祭壇是奉祭朱庇特(Jupiter)的,隨後還有更多遺跡被挖掘出來。不過這些遺跡仍無法被確認是否曾為古神廟,又或者這些遺跡本來就是從別處移過來的。到了 1960 至 1970 年代間,陸陸續續又挖掘出更多遺跡,如今被保存於巴黎聖母院前的考古地穴博物館。
 

② 聖母院屋頂上有一座「森林」

巴黎聖母院保存著全巴黎最古老的僅存木造架構,這些木頭是在 12 世紀時,從 52 英畝餘的樹林中取得,每一根木頭都是分別從一棵棵樹木取材而成,也因此,常被戲謔稱為「森林」。
 

③ 那兩座塔其實長得不一樣


乍看之下,聖母院的雙塔好像是對稱的,但其實細看你會發現北塔略大於南塔,會有這樣的差異是因為巴黎聖母院並非一下子就蓋好,而是歷經多年逐漸完工,且後代也不斷地修建,才會導致兩座塔是不一樣大的。
 

④ 拿破崙還有雨果救了聖母院

當拿破崙決定要在 1804 年於聖母院舉行他的君王加冕典禮時,巴黎聖母院看起來十分殘破不堪。經過數世紀的腐朽,城市的發展,還有周遭環境的改變,以及法國大革命摧殘,讓巴黎聖母院處於搖搖欲墜的狀態。在拿破崙注意到聖母院前的幾年,聖母院竟被拿來當作倉庫,也多虧拿破崙選擇聖母院作為他的加冕典禮地點,才使得聖母院重獲注目。

不過儘管如此,這場加冕典禮並未修建聖母院本身的建築問題。之後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發表了舉世聞名巨作《鐘樓怪人》,此書乍看主角是敲鐘的卡西莫多,但其實雨果真正要引人注意的是巴黎聖母院。此書獲得空前成功,也因此讓世人重新注意到聖母院,尤其是後來修建的建築師尚-巴提斯特-安東尼・拉素斯以及歐仁·維奧萊-勒-杜克。
 

⑤ 屋簷上的怪獸其實是現代產物


▲圖片來源:Flickr / Larry
 
巴黎聖母院最廣為人知的或許是屋簷上的「滴水獸」(gargoyle),但這些怪獸並非從一開始興建就存在的,而是要到 1843 年到 1864 年間才被加上去,加上去的人就是負責翻修的歐仁·維奧萊-勒-杜克。

雨果曾在《鐘樓怪人》中廣泛的描繪滴水獸,據傳維奧萊-勒-杜克就是受此啟發的。從大翻修前的照片可以看到,巴黎聖母院的雙塔上光禿禿的,並沒有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那些怪獸。

可惜的是,這些 19 世紀建造的怪獸雕像正逐漸毀壞中,取而代之的是塑膠管線,許多怪獸雕像因為安全問題而被移除。
 

⑥ 聖母院尖塔有著最神聖的避雷針

如果你細看在大火前的尖塔照片,你會發現塔尖有一隻公雞,這隻公雞可不僅是裝飾品,在 1935 年,三個小小的聖物被放進這隻鐵公雞身體內,分別是荊棘皇冠、聖女熱納維耶芙及聖德尼(巴黎的兩個守護神)的木像,這樣做的原因是希望能守護教區的居民們。
 

⑦ 擁有全法國最大的管風琴

聖母院裏頭的管風琴以多達 8000 支管構築而成,有些甚至可追溯到 18 世紀,並配有 5 架琴,被許多人認為是全法國最大的管風琴(有些人認為聖猶士坦堂的管風琴更大)。在風琴台上可以看到有一些傷痕,這是在法國大革命期間留下的,去除了上頭的百合花飾。在 2013 年時,這些百合花飾被重新雕上,象徵聖母院 850 歲紀念。
 

⑧ 條條大路通聖母院


▲圖片來源:Wikimedia
 
在巴黎聖母院外,許多遊客在一塊鵝卵石上停留,這顆石頭上刻著一個銅質的八角星,並標註「Point zéro des routes de France」,象徵從巴黎到其他法國城市的距離起始點。這顆石頭是在 1924 年被放置的,在 1960 年代時曾短暫被移除,因為當局要蓋一個地下停車場,不過因為挖到遺跡殘骸,因而停止施工,並改建成現在的考古地穴博物館,這塊鵝卵石也又被放回去原位。
 

⑨ 屋頂上被放了一個蜂窩

在與聖母院毗連的聖器室上,有一個小蜂窩,這個蜂窩是在 2013 年時放置的,品種為巴克法斯特蜂,由一名僧侶 Brother Adam 養殖,這種蜜蜂以溫和聞名,會乖乖的住在蜂窩裡。這些蜜蜂會從鄰近的花園採蜜,包含就在聖母院後面的若望二十三世廣場。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這些蜜蜂產出的蜂蜜會被分贈給窮人。
 

⑩ 從其他地方取來的雕像被放在大門上


▲圖片來源:Wikimedia
 
巴黎聖母院在西面有三個入口,每一個都綴滿聖徒、神聖的場景,但其中有一個好像不太對勁,聖安娜門的年代明顯早於其他門,上頭的人像,像是中間的聖母瑪麗亞跟聖子姿勢看起來較為僵硬,並不如其他雕像來得自然。這是因為這個半圓形區域是取自一個古羅馬式教堂。在 1969 年時,考古學家細察發現這個區域並不是本來就有的,而是被切割下來放進聖母院門上。


※本文編譯自 Mental F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