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rdesire 把生活帶進手機 App 裡,讓喝水、走路都變得超有趣

對一些年輕人來說,創業似乎是五年、十年之後的事,想到資金、營運、未來發展⋯⋯等複雜問題,很可能就會放棄、害怕嘗試,但對 Fourdesire 創辦人陳威帆來說,創業不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而是種選擇。只要你有熱情、又有專長,為何要害怕創業?
By 加分誌 2016/04/19 15:00:00


設計是為了解決問題

Fourdesire 是一間數位設計公司,近期致力開發、設計自己的 App 專案,推出第一個實驗性產品「Plant Nanny 植物保姆」,一款把喝水習慣結合植物養成的App,在幫植物澆水的同時提醒使用者喝水,並會根據使用者的運動狀態、體重等資訊幫你算出每日所需喝水量,也會記錄使用者喝水狀況,讓健康類 App 彷彿脫胎換骨般,變得相當有趣,更獲選為 2013 Apple store 年度 App 精選,在全世界有超過 200 萬以上的下載。

你一定想不到,這款成功的 App 是 Fourdesire 創立莫約半年後所設計出來的,創辦人陳威帆說道:「在當時盡可能用最少收入來支持我們的夢想,希望可以藉由設計解決現實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

Plant Nanny 植物保姆成功後,Fourdesire 團隊受邀去新加坡參加活動。在往返會場和住宿地點時花了不少時間在走路,啟發了團隊去思考如何能讓走路變有趣,加上得知 Apple 發表最新的計步技術,於是 Fourdesire 在 2014 年 8月推出了「Walkr ──口袋裡的銀河冒險」App,把非遊戲情境「走路」加入到太空船、探索宇宙等遊戲情境,使走路變得不枯燥乏味,還可以發掘一些奇特、童趣的星球⋯⋯。
 


 

成立 Fourdesire

就讀台大土木工程研究所時,陳威帆利用課餘時間接案,也找了同研究室的學長洪偉瀚一起合作,「我們兩個都是工程技術背景,知道UI( 使用者介面)、UX( 使用者體驗),但還缺了設計領域的人,於是又找了學長念台藝大多媒體的朋友張閔傑加入,三個人一起接案。接案後,由於是學生的名義,過程中不管是和業主討論、撥款後的平分、該用什麼名義領錢、繳稅⋯⋯等有許多麻煩之處,於是我們三個人決定成立工作室,接一些活動、網站、UI 相關的案子。

剛開始成立工作室時租了6、7 坪的小房間,但這樣就足以令我們開心,還特地把一面牆漆成藍色,上面還有 Fourdesire 的 Logo。」陳威帆接著說,在公司創立初期邊接案子邊寫部落格,分享一些知識性的文章,當看的人多了,找 Fourdesire 的人也愈來愈多,慢慢地會跟一些大公司合作,並在接案之餘嘗試開發自己的專案。

陳威帆回憶,當初曾和台灣啤酒合作「生啤獵人」App,使用者可以利用 App 搜尋附近哪裡有賣生啤酒,並可以簽到來收集啤酒元素,當元素都收集到齊後便可換得啤酒勳章,再依據不同的勳章換獎品或是抽獎,此款App在當時引起廣大的迴響,也算是 Fourdesire 第一次大量地把遊戲元素放在非遊戲情境中,不只行銷成功,更增添了與使用者的互動性,讓Fourdesire 團隊確信遊戲和互動是設計元素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不可或缺的伙伴

「在執行Plant Nanny 植物保姆專案時,已經意識到人力不足,而新的專案Walkr 又需要動畫相關人才,於是我們開始尋找新的團隊成員。當時只有工程技術和設計,還缺美術專長的人,便從設計伙伴張閔傑的學校找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做了Walkr 專案後,陸續再找市場行銷、美術、設計、工程相關人員,在公司擴展階段,有需求時就想盡辦法找需要的人,陳威帆說:「Fourdesire 找人第一個看的是『個性』,因為團隊中大家感情融洽,在溝通上也會比較順暢,個性和熱情是我們最看重的,第二個才是看『技能』,當然這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由於不同於制式的公司,在面試時會問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問題,但最主要就是看個性是否可以融入 Fourdesire 團隊。每個禮拜五 Fourdesire 都會有 Fourdesire University 的活動,內部員工每週輪流講一個主題,通常半小時至一小時,可能是失智症、統計學、配色、字型、伺服器架構、密碼學⋯⋯等包羅萬象的主題、議題,不只學到不同領域的知識,還可以讓大家交流、聯繫感情。


甚至到每個月的最後一個禮拜五,Fourdesire 的員工還會一塊出遊,像是一起去實境逃脫遊戲、科博館鬼屋、看展覽⋯⋯等,從那些看似玩樂性質的娛樂中,激發他們工作上的靈感,也可以藉此放鬆,並加深同事間的情誼。

陳威帆說道:「當公司正在擴展,有愈來愈多成員加入時,要如何讓大家看產品的方向或是對公司角度的見解大方向呈現一致,這是比較困難的地方。因為人一旦變多會有更多不同想法出現,在一個創意團隊上,很容易一不小心就會分散,所以要想辦法把大家的核心拉近些,而公司內部的活動就是想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知道大家的想法。溝通的基礎就是差異,正因為有差異才需要溝通。」
 

Fourdesire 創業之路

陳威帆覺得創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熱情,以及清楚明白自己想做什麼。在創業的過程中,可能周遭的人會質疑你在做的事、或是讓父母擔心,以及剛開始的收入一定沒有辦法跟出去找工作相比⋯⋯等,必須要克服心理的各種層面,並且思索如何看待自己的未來,試想五年、十年後自己會變成怎麼樣。

偶爾夜深人靜時,陳威帆會想:十年後這個世界不曉得會變什麼樣子、手機還在不在都是個問號。如果沒有跟著世界一起成長,就會被淘汰,是件既刺激好玩、但相對恐怖的一件事,因為未來無法預測,所以創業一定要有熱情,才有辦法面對接踵而至的考驗。

在創業初期首先會碰到的困難就是取捨,陳威帆笑著說:「剛開始接案子有時會為五斗米折腰,並總是不斷的取捨和做抉擇,像是接了某些案子會花掉團隊大量的時間、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不接又會沒有收入,卡在中間很為難。在前期可能會為了資金去做某些決定,因為需要資金和資源去支持運作,還曾遇到被騙出去赴約的情況。一直到現在取捨都是很重要的,因為資源有限,但想做的事很多,怎樣利用有限的資源去做目前最重要的事,我覺得是最難的。」
 


 

正因為年輕 所以沒什麼好失去的

在不同的年紀創業會有不同的考量和風險評估,「對我來說,剛畢業後就創業,最慘的狀況就是收起來再出去找工作,那當然 30 歲、35 歲出來創業時,考慮的東西又會更不一樣,顧慮的東西也變多了。」以機會成本來說,年輕是最不怕失敗的,要想清楚創業這段期間想做什麼、學到什麼。陳威帆建議想創業的年輕朋友,一定要有一兩項專才或是覺得拿手的事情,再去找其他人補足自己的不足。

「還有,一開始不管薪水再怎麼低都一定要領一份自己的薪水,你才會對公司錢不見這件事有感覺,這很重要!有些人剛開始創業時會不領薪水,可能覺得都是自己的錢領不領出來都沒差,但我覺得知道公司的錢開始減少、運作後花掉了以後沒有幫公司賺錢的話,那公司的錢就會愈來愈少,這會使你驚覺要想盡辦法賺回來。」

陳威帆常讓自己「換位思考」,在面試別人時也會想如果是自己會如何回答?假如明天失業的話,出去找工作時可以講出什麼?創業到底可不可以在人生履歷增添一些工作經驗、公司運作心得?相信在不斷反問自身的過程中,會漸漸釐清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