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我們該如何聰明地避開這些內耗陷阱,讓工作之路走得更順暢、更有效率呢?
1.清晰目標,掌握方向盤
許多內耗的根源,來自於對工作目標的不明確。當你不知道自己真正要往哪去,就容易在原地打轉,耗費心力卻毫無進展。首先設定SMART目標,確保你的目標是Specific(具體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chievable(可實現的)、Relevant(相關的)、Time-bound(有時限的)。這套原則能幫助你將模糊的想法轉化為明確、可執行的步驟,就像為你的工作旅程設定了清晰的導航。接著區分輕重緩急,在開始任何任務前,花幾分鐘思考這件事的優先級。運用四象限法則(重要且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緊急),將精力集中在重要事務上,避免被不緊急卻吵鬧的「雜事」牽著鼻子走。當你清楚哪些事是此刻最該做的,就能避免因瞎忙而產生的內耗。
2 .管理時間,而非被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不善是內耗的溫床。拖延、多工處理、時間分配失衡,都會讓你感覺時間不夠用,壓力倍增。試著在一段時間內只專注於一件事情。例如,運用番茄工作法,設定25分鐘專注工作,然後休息5分鐘,這樣能提高效率,減少分心。記得規劃休息時間,適度的休息能讓大腦重新整理,保持專注力。中午小憩、短暫離開座位活動,都能有效減少疲勞累積。最重要的一點是學會說「不」,當工作超出負荷或與你的核心目標不符時,禮貌而堅定地拒絕,是保護自己精力的方式。記住,你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資源。
3.優化溝通,減少誤解
人際關係與溝通是職場內耗的重災區。誤解、猜測、不必要的衝突,都會嚴重消耗心力。有疑問時,主動提出;傳達訊息時,力求清晰、具體,避免模棱兩可。少一點「應該」、「可能」,多一點「什麼」、「如何」。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僅要聽內容,更要理解對方的意圖和感受。必要時,可以用自己的話重複對方重點,確認是否理解無誤。遇到問題或不滿,與其在心裡糾結,不如找適當時機,以建設性的方式提出。將焦點放在「解決問題」,而非「指責對方」。
4.情緒管理,找回內在平靜
工作中的壓力、焦慮、挫敗感,若沒有好好處理,就會在內心不斷循環,造成嚴重的內耗。試著辨識自己的情緒來源,是來自工作的壓力?人際關係的困擾?還是對未來的擔憂?了解根源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試著建立支持系統,與值得信任的同事、朋友或家人分享你的感受。有時候,光是說出來,就能減輕不少負擔。
5.持續成長,提升抗壓性
當你能力越強,面對挑戰時就越從容,內耗自然越少。可透過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能讓你更有信心應對工作中的各種變數。
避免內耗,並不是要你變成一個冷漠的工作機器,而是要學會聰明地運用自身的能量。當你釐清目標、有效管理時間、建立良好溝通、掌控自身情緒,並持續精進能力時,你會發現工作不僅能更有效率,也能帶來更多的成就感與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