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打工選擇
根據人力銀行的調查,很多在學學生為了學貸或是生活費都必須要打工,而私立大學學生的打工比例也高於公立大學學生,多半是因為家裡經濟狀況因素,身兼兩三份工作以上的人也大有人在,可見經濟壓力對學生所造成的影響不容忽視。
一般來講,學生最常在餐飲業、服務業、補教業打工,一來這些行業需求量大,二來可以根據學生的時間排班;再來賣場收銀和校內外的行政工作也是不少人的打工選擇。以時間換取金錢報酬率最高的打工莫過於家教課輔,而且根據不同的對象、科目或是才藝課程,時薪差距相當大,有的甚至時薪千元以上,而法律、網路工程等相關科系的學生打工時薪最高有一千五百元,幾乎是基本工資的十倍以上!
除了上述打工選項外,大學生也可以靠接案賺取生活費用,不管是設計或是文字工作、翻譯等等,相對來說時間較自由,而且也可以累積不少作品,對將來應徵相對應工作時,這些經驗或多或少都可以幫履歷加分。

▲Bimo Luki
另類的打工
現在網路以及手機 App 的普及,讓打工愈來愈多元,甚至出現了以往沒想到的選項,像之前就有人上網求助,開價一小時兩百五十元請人到府打蟑螂,你可能會納悶:「這也可以當打工?」沒錯!除此之外,還有幫忙抓老鼠的,一隻老鼠一千元,想不到原來「勇敢」也是可以拿來賺錢的。更妙的打工還有幫忙搭訕的,一次五百元;幫忙倒垃圾,兩百元起跳;幫忙洗衣服,一次一千元等等各式各樣奇怪的打工項目。
田野調查也是個很彈性的工作,種類也有很多,像是有人的工作就是一邊逛古蹟一邊記錄,如果加上自己本身有興趣的話,就會有種邊玩樂邊工作的感覺。還有大學生專門找學校的人體實驗打工,像是測驗睡眠時身體的反應、眼球實驗⋯⋯等,學生選擇以不傷害身體原則的實驗,不只賺到錢,更可以認識不同學校、領域的同學。
另外, 還有個 CP 值很高的打工,就是殯葬業,時薪約三百起跳,之前有新聞報導觀光系女大學生擔任禮儀社的接待人員,每個月可領兩萬多元,如果有遺體化妝專業技術,時薪更可以高達八百至一千元;也有國樂系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到告別式演奏國樂,一場的演出費就是千元以上,一場的時間短至二十幾分鐘長至三小時都有,一個月接個幾場生活費就綽綽有餘。
但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待在這個行業,首先是心態,要保持一顆尊敬的心去工作、服務,這樣一來也可以克服恐懼;再來就是工作排班很不固定,要看農民曆,通常都是前一晚才知道明天要去哪裡工作;還有可能常被劣質的香薰到睜不開眼睛,對健康也是種傷害。
奉行時間就是金錢的原則,現在「代排」也是個打工新選項,無論是幫忙排最新的手機、大排長龍的老字號食物、幫忙排隊買票、買限量商品、週年慶搶購⋯⋯等,任何你可以想像幫忙跑腿的選項都可以在網路平台上找到,處處都是商機啊!
投資理財觀念的建立
也許很多大學生覺得投資理財好像離自己很遙遠,但其實只要把握幾個概念,你就可以離財務自由更進一步。首先介紹最入門、但也是最多人半途而廢的方法──養成記帳的習慣。不要小看一天約莫一分鐘的動作,它可以幫你釐清當天到底把錢花到了哪裡,所以記帳不是傻傻記、有一天沒一天的記,而是要持續不斷地進行。
像現在智慧型手機這麼普及,裡頭App 的記帳功能都很完善,還會按月份用長條圖幫你比較花費支出,或是像圓餅圖可以一眼看出各項花費的比例,清楚知道錢的流向,還可以培養對數字的敏感度,在購物上會更精打細算。所以不管打工賺多賺少,想要學會妥善運用金錢,第一步就是記帳。
投資理財不外乎就是希望開源節流,可以拆成「理財」和「投資」兩部分來看。俗話說:「存下來的錢,才是你的錢」,記帳完的下一個步驟就是檢討,除了固定花費(像是房租、電話費),其他的項目都是可以一一檢討的,伙食費、交通費、娛樂費、服飾費⋯⋯等,試著想有沒有可以減少開支的地方。
假如自己是屬於比較沒有克制力的人,可以在領到薪水或是零用錢時,就馬上把固定金額存入另一個戶頭,強制自己存款,剩下的錢則是自己當月的生活費。
再來就是「投資」部分,愛因斯坦曾說:「複利是宇宙間最強大的力量」,所以累積資金可不能忽略時間的力量,但讓很多初學者打退堂鼓的原因就在:「投資似乎很危險,我該投資嗎?」會懼怕的理由不外乎陌生且未知,所以在投資前必須要透過大量的閱讀、吸取投資相關知識,在還沒熟悉遊戲規則前千萬不要貿然出手,否則不僅很可能失敗,還無法學到寶貴的經驗。
大家最容易接觸到的投資管道就是銀行存款,銀行存款分成活存(可隨時存入或提取的存款)和定存(將錢存到一定的期限才能領出,且定存有最低限額),而最大的特色就是保本,以賺取利息的投資工具,屬於低度風險,最適合極度保守的投資人,但缺點就是台灣的存款利率極低,利息很有可能被通貨膨脹吃掉。
銀行存款的另一個選項就是外幣存款,每個國家的定存利率不一,和台灣相比定存利率較高,但要小心幣值的波動,像是澳幣和去年相比跌了3 到 4 塊,雖然賺了高利息,卻可能賠了匯差而得不償失。再來還有其他投資管道像是基金、股票、保險、房地產⋯⋯等,由於每個人能承受的風險不一、投入的金額、需求也不同,舉例來說想投資基金,可以事先做一份「風險屬性評估表」,了解自己適合哪種類型的投資。
打工要注意什麼事
打工有百百種,但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很可能會被不良的雇主欺負、壓榨,甚至受騙,所以大學生找工作前,必須先睜大眼睛、凡事小心,讓自己避免掉入打工陷阱,以下就有幾點打工原則需要留意:
不簽約:
指的是不簽任何內容不明確、不完整的文件,或是一些損害勞工基本權益的契約,不然很有可能會為自己找上麻煩。
不非法:
不要到非法公司打工,如果不確定這間公司違不違法,可以到網路上搜尋或是到政府機關查詢,避免自己捲入非法事件外,也保障自己的權益。
不繳錢、不購買:
正常的公司是不會巧立奇怪名目向員工收取費用,或是遇到跟你推銷購買產品的公司都需留意,如果發現有此狀況,八成不是正派公司,拒絕繳錢和購買才是避免受騙上當的方法。
雖然打工陷阱一直都在,但不可否認大學時期的打工經驗可以為學生帶來成就感、責任感,也可藉機磨練個性或是培養抗壓性,提早適應職場文化,更有可能因為打工的關係拓展人脈、找到人生的興趣或是伯樂。
風險屬性分類
風險報酬等級依投資標的類型、區域或主要投資產業,由低至高分為低度風險 RR1、中低度風險 RR2、中度風險 RR3、中高度風險 RR4、高度風險 RR5,五個風險報酬等級。
保守型
- 風險承受較低,傾向投資免於損失
- RR1、RR2
- e.g. 全球債券型基金、貨幣市場型基金
穩健型
- 願意承擔適量風險,追求有潛力的報酬
- RR1、RR2、RR3、RR4
- e.g. 股票型全球公用事業、電訊、醫療健康護理基金
積極型
- 願意承擔較高風險以追求獲利
- RR1、RR2、RR3、RR4、RR5
- e.g. 股票型全球黃金貴金屬基金
首圖|
https://unsplash.com/photos/_pD471DQZ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