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網路推翻政治高牆,培育公民社會的肥「沃草」原

現在已經沒有「網路重度使用者」這名詞,對年輕一代來說,網路等於他們,他們就是網路。有這麼一群平均年齡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企圖用網路翻轉政治。
By 加分誌 2015/06/13 17:00:00


「沃草」(Watchout) 透過網路直播報導加上深入淺出的說明,降低公民參與政治的門檻。這是首度發生在亞洲,利用網路結合政治的實驗,現在,他們正與選民並肩作戰,前往推倒政治高牆的路上。
 

沃草成立,自己的國會自己督

台灣號稱民主國家,但,在二二八事件、戒嚴時期白色恐怖等陰影下,長輩告訴下一代年輕人不要接觸政治,加上兩黨惡鬥、政治人物整天在立院吵鬧形象深植人心,造成多數公民對政治冷漠。然而,自反核、大埔農地徵收事件、士林王家都更案,直至2013 年洪仲丘軍中死亡事件,喚起近 25 萬人走上街頭,萬人送仲丘形成「白色十字勳章」,乃至 2014 年 318 太陽花學運,一連串憤怒激昂的社會運動逐漸喚起人民的公民意識。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覺醒,他們用行動實踐公民權力,積極參與公共事務,要求政府維持社會正義。就在公民力量壯大的整體社會氛圍下,主張「自己的國會自己督」,新時代監督政府的媒體沃草(Watchout)應運而生。沃草發言人林祖儀,具專業財經背景,為財金博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寓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長,常受邀至各大學演講,著《看財經新聞解讀經濟現象》、《圖解興味盎然的經濟理論》等書。
 


 

乍看為「人生勝利組」的他,其實是個「阿宅」,下班後喜歡在PTT 官方粉絲團分享文章,樂此不疲。或許是宅性使然,林祖儀很快就發現網路結合政治的可能性。林祖儀說,以臉書為例,當有人在士林王家現場打卡,他的朋友可能就會好奇發生什麼事,進而碰觸都市更新議題,引起關注及討論。

因此,早在 2013 年底,林祖儀就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創立沃草,秉持「天下為公,還政於民」精神,建立網路監督政府平台,期許公民張開公民之眼。2014 年 3 月 3 日,沃草兩項產品「國會無雙」與「市長,給問嗎?」正式上線,比 318 太陽花學運早了一步。

目前台灣傳統媒體少了監督國會的機制,例如立院即時影音直播系統 IVOD,經常在關鍵議題被切換成「黑畫面」,或是鏡頭被移開、麥克風被消音,造成資訊壟斷;傳統媒體礙於時間限制,一天可能有六、七則新聞要採訪,無法全程轉播會議實況等,沃草的誕生,正好填補傳統媒體的不足。

「國會無雙」派記者直闖立院,當直播系統被切為「黑畫面」,沃草記者就直接拿出手機或相機拍攝會議現場,將第一手消息原汁原味呈現;「市長,給問嗎?」由公民直接向參選市長的候選人提問,讓候選人獲得選民意見。國會透明化,降低公民參與門檻、共同監督政府,像沃草這樣的新媒體,是一場翻轉台灣政治的實驗,更是亞洲區的創新實驗。
 


▲市長給問嗎-吳念真與柯一正導演協助拍攝宣傳廣告
 

立院會議猶如球賽,賽事直播獲民眾喜愛

為吸引更多人收看,沃草將監督立院會議的國會無雙用「球賽」來譬喻,包括 賽事直播、戰報、場邊焦點、重大議題、觀賽重點等內容。一場接一場的立院會議猶如球賽,沃草團隊替網友精心列出「賽事」戰程,為避免一般民眾不了解政治語言,沃草也貼心增設「球評」角色,讓網友收看「賽事」之餘,有球評分析即時戰況。

例如今年 4 月 8 日,由民進黨立委姚文智擔任主席,就公投法修正案進行審查,沃草邀請中研院法律所研究員黃國昌擔任球評,吸引 450 人同時上線「觀戰」,共同監督立院修法實況。

此外,立院直播會議長達六小時,為讓民眾能在短時間掌握精華,國會無雙針對每日賽事「打分數」,整理出有趣或重要片段,為立委的表現給予好球或烏龍球評價,不但讓公民一眼明瞭問題所在,也可以迅速回顧議事重點,成為點閱率高居不下的明星單元。在國會無雙嚴格地把關下,網路的確發揮監督作用。

林祖儀回憶,2014 年 5 月 5 日的經濟委員會中,當時正在討論具爭議性的議題,主席黃昭順在議會進行到 20 分鐘就突然「神隱」,徒留立法委員面面相覷,網友們紛紛透過網路留言表達不滿,實踐人民對立法監督之實。林祖儀強調,當政治人物意識到自己的言行、政策被人民監督,為與選民溝通及維持形象,政治人物會對自己行為舉止更加謹慎,雙方漸漸會產生良性互動,網路成為政府與民間的橋樑。
 


▲國會無雙說明會,田秋堇委員與沃草團隊成員
 

給我答案,其餘免談!市長,給問嗎?

「當參選成為事實,給問就是義務。」抱持這個理念,直接、大膽的「市長,給問嗎?」平台出現了,讓選民的聲音得以串聯、共鳴,形成力量。以往人民看到的是經過候選人精心設計過的文宣,或是掃街拜票、公開演說等制式行程,有感於選民跟候選人之間總是有道藩籬,候選人未必知道選民要什麼,選民也不了解候選人政見,常在未完全了解候選人訴求的情況下,投下寶貴的一票,成為只負責投票的「一日公民」。

「市長,給問嗎?」提供平台讓選民主動提出問題,任何問題放上網站,只要在表定時間內達到 500 人連署門檻,候選人就得站出來與公民對話。或許是基於沃草逐漸累積的知名度,候選人在壓力下「不得不」站出來與公民對話;或是候選人想要主動出擊,向網友建立正面形象,皆促成交流的機會。
 


 

2014 年 3 月起,沃草團隊開始陸續邀請候選人至網站「給問」,歷經數個月,陸續有候選人點頭加入,終於,在 11 月九合一選舉前,初出茅蘆的沃草讓台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正式參與市長給問。以台北場來說,柯文哲、連勝文、馮光遠三位主要候選人「同台」,當時共有 700 多個問題被提出,最後共有約 30 個關於房價、婚姻平權、流浪動物規劃、核能等問題被回答,50 萬網友瀏覽。

網友還可以針對候選人的回答投下肯定或反對票,猶如一場民意調查,候選人也藉此調整政見,了解選民需求。除了現任市場候選人給問還不夠,「李前市長給問嗎?」邀請到超重量級「前」台北市長李登輝出席,這也是李登輝第一次上線迎戰網友提問。這場李登輝以 92 歲高齡與年輕人的跨界對談,創造台灣政治史上,用網路擴大公民參與的里程碑。「這是一個全新的選舉文化。」林祖儀充滿信心說著。


 

國會無雙 2.0,建立雙向溝通管道、使用者付費

網路的崛起,讓政治人物又愛又恨,懂得站在浪頭上的人,積極利用網路與選民對話,為自己爭取選票;視網路為毒蛇猛獸的人,噤若寒蟬。不論如何,沃草都積極擴大與社會的連結,除了自有網站,沃草團隊致力與主流媒體接軌,除了供稿給《聯合報》、《Yahoo 奇摩新聞》、《自由評論網》,也在《爽報》推出漫畫專欄、《蘋果動新聞》推出「沃草!煞氣 a 立委」專欄,讓網友收看最真實的「國會立委生死鬥」,帶來大量點閱率,讓擴散效果更強大,增加影響力。

對於長程規劃,林祖儀表示,沃草借鏡德國「國會觀察」(Parliament Watch) 網站,並以此為目標。在德國有超過九成的國會成員加入該網站,國會成員可以在網站發表政見,德國民眾則可以進入網站論壇提問,這些問答的檔案都被儲存起來做為公共紀錄,選民能以此紀錄要求政治人物為言行負責。
 


▲市長給問嗎-馮光遠與沃草團隊成員
 

林祖儀以少子化政策為例,他說,很多立委本事高強,推動的政策也符合時代需求,但如果主流媒體沒有報導,立委的政見未必會曝光,平白失去與選民溝通的機會,非常可惜。因此,沃草推動「國會無雙 2.0」,建立雙向互動平台,強化公民與政治人物的連結,讓做事的人被看見,認真的立委有宣揚理念的平台,那些被主流媒體視為「不重要」的新聞可以獲得關注。

回歸到現實面,身為監督政府的平台,該如何做到客觀中立,資金來源是關鍵。對此,林祖儀說,沃草從去年五月開始,自平台向群眾募資,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共獲得近四千人贊助 4,923,659 元資金,同時開發「台北國際拒馬節」紙膠帶、「路過」T 恤、「防水但不防水柱春捲包」等商品,讓他們得以經濟獨立,不必倚賴財團、政黨就可獨力運作。
 


▲沃草吉祥物-阿草
 

對於沃草未來的資金來源規劃,林祖儀進一步表示,早期的國會無雙是單向地提供資訊,網友與立委並無實際交集。接下來的國會無雙 2.0,將會強化雙方的互動性,每個立委將擁有自己的帳號密碼,隨時可以發表政見,即時與網友互動,帶來的附加價值是,當平台漸趨成熟,使用者習慣被建立,就可以向立委收取使用費。林祖儀舉自己的公務行程為例,他曾一天拜訪 10 位立法委員,親自送上邀請函、帳號密碼卡,向立委們說明可以透過沃草更新個人檔案、政見等。

這種逐一拜訪的過程固然辛苦,但有些懂得善用網路潮流的立委們隨即發現,跟網友直接建立溝通管道比自己悶著頭做行銷宣傳還有效,因此,如果立院中的 113 席立委都認同沃草,願意把沃草當作互動平台,一年只要向每位立委收取二萬多元的使用費就足以讓沃草自給自足,永續經營。
 


 

為理想而勞動,讓高牆倒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年輕人對政治參與度提高,但長年以來的政治冷漠非一朝一夕可改善,「高牆」依然存在。在公民覺醒的社會氛圍中,很多人離開高牆,但也有很多人還沒認知推倒高牆的迫切性。如柯一正導演在「市長,給問嗎?」網站中提到,「所有的政治,你會發現都和我們有關係。」以食安為例,如果官員都認真做事,嚴格把關,就不會出現食安問題。唯有公民願意主動推翻高牆,積極參與政治、監督政府,才可能改善。

林祖儀鼓勵大學生,他認為加入像沃草這樣的社會企業是很有意義的事。相對一般企業,社會企業可以改善、解決社會問題,進而找到工作與薪水之外,達到心靈富足的方式。他特別補充,每個人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如果只為了領薪水那會非常痛苦。林祖儀以自己的經驗為例,雖然他週一至週日都在工作,一週工作超過一百個小時,但是「每天上班,都是為了理想而勞動,不為薪水而勞動。」

林祖儀笑說,「在我身上沒有 Blue Monday !」對他而言,光想著今天要再說服幾位立委加入沃草,就渾身充滿幹勁,工作更成為林祖儀每天最熱烈的期待。只要能夠降低公民參與政治的門檻,培養具有行動力的公民,公民力量能夠展現,促成台灣整體進步發展,就算再辛苦,林祖儀也甘之如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