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唱片圈的夏日邂逅
從小就是樂隊與合唱團成員的鍾礽依,有著優越的節奏感,總是頭一個被選入打擊組。大學就組團創作參加比賽,一路狂奔熱血的春吶,台大校風自由,哲學系的她常往社會學系和新聞研究所走跳,笑稱自己課外總是比本科活躍。
大三那年暑假,已經組團的鍾礽依經由魔岩唱片的前輩引介,進入滾石國外部的風雲唱片打工,工作內容是將唱片分類整理,加註側標,薪水就是「架上 CD 任取」,鍾礽依在那裡度過難忘的夏天,這也是她邂逅唱片圈有趣的開端。
「哲學系畢業後要做什麼?」是哲學系學生的考古題。畢業在即,「維京 EMI 唱片製作部助理」的徵才訊息,為鍾礽依作了回答。她的堅定說服了面試主管「此份工作只限男性」、「父母同不同意」的疑慮,從起薪兩萬扣稅,連續三個月凌晨兩三點才下班的試驗,半年後升級的薪水,大大回應了鍾礽依的工作能力。

A&R 的洄游,貼近音樂的源頭
在音樂界, 負責藝人曲目製作企劃的部門統稱 A&R(artist and repertoire)製作部的工作是從藝人發片的定位開始,接續「收歌」的動作,找誰製作、向誰邀歌、依唱片的調性尋找作詞人。而原來這些基本工,早在鍾礽依的童年時期埋下伏筆:「小時候,我會把零用錢存下來買卡帶,回家就翻看歌詞本上的名字。只要放假回台中爺爺奶奶家,前一晚我就開始編輯一路上要聽的曲目,把覺得好聽的歌收錄成一張。」
鍾礽依在維京 EMI 後期,一股「暗勢力」正隱隱崛起,唱片公司將市場重心逐漸轉往大陸,她常接收到「要選這樣的歌,大陸才會喜歡」的訊息。而同時間,另一股獨立製作的新興模式也正悄然登場,「什麼事正要發生」的預感在她耳畔響起。
鍾礽依離開維京 EMI 來到環球版權擔任版權 A&R,因此能直接與音樂人接觸,更貼近音樂的源頭,為了找尋好的音樂,鍾礽依常獨自留在辦公室聽 DEMO,有時會情不自禁跟著大聲哼唱,是同事眼中的狂人。而她在A&R 上的紮實訓練,也使她獲得更多的發揮空間,甚至能獨立向主管提案,隻身前往馬來西亞與作者簽約。
鍾礽依認為, 作為 A&R 不能沒有創作的 sense,也必須與人有密切的互動,創作人尤其細膩單純,面對他們的低潮,除了輔助,更多時候是陪伴。她也坦言,有些A&R 工作得並不開心,覺得自己總是在成就他人。對她來說,倘若經由自己所處理的細節,可以讓作品注入「加分」的成分,只要看見市場上正打著自己幫作者賣出的歌,就很開心。

好感度=怪獸電力公司!
2009 年,鍾礽依成立「好感度音樂工作室」,以詞曲版權起家,也是起於「服務」的概念。收歌賣歌需要 sense,有Good Sense 才能給客戶美好的期待。除此,她還想做出特色,想激發每個創作者的怪與獨特,她說:「公司目前有來自北京、香港、馬來西亞、台灣等近四十位作者,我專門喜歡簽『怪物』,喜歡有自己特色的人,我們公司的別名是『怪獸電力公司』。」
由於許多年輕作者的加入,鍾礽依把工作室佈置成開闊的交流空間,每個月舉辦「瘋狂寫手派對」,要求寫手每個月交出兩首歌。她認為創作人的養成若是少了音樂之間的交流,能量也難以維持,她所能做的就是釋出Know How 和空間,這裡有最棒的資訊和技術上的討論,讓作者慢慢長成自己的樣子。
扮演一個為作者與歌手(或市場)媒合、翻譯的角色,是鍾礽依所喜歡的,好感度的服務也在創辦第二年由詞曲版權擴展至音樂製作以及 A&R。鍾礽依所簽約的第一位作者就是曾為陳奕迅、蔡健雅、徐佳瑩等人作詞的葛大為,她謙虛的說,我的作者都比我有才華,所以我不敢以創作人自居。而她覺得她與其他版權不同的是,她在維京EMI 所奠下的基礎,讓她更為了解音樂製作的語言,知道如何與音樂人及唱片公司溝通,給歌也會比較精準。
A&R 的工作,需要多層面的養分和想像力,當唱片公司慣常的丟出「請給我『主打歌』、『大芭樂歌』、『超 K 的歌』」的指示時,鍾礽依必須結合所知並加以詮釋,才能提供創作者更為完整的訊息。從歌手的歷程、造型的變化所透露的訊息,聽國外的排行榜、跟家人朋友的聚會、非業界的交流,甚至旅行時所見、閱讀時有感,都是鍾礽依的養分來源。

憤青的出口:哲學 × 音樂
回想創業之初,許多前輩都在感嘆市場不景氣,鍾礽依離開環球後也在林暐哲音樂社待了一年,很順遂也很愉快,但她已不想安逸的賣歌,她想將所有的經驗作一個總合重回戰場,她想找一群仍然願意在這個產業奮鬥的人一起瘋狂。有了夥伴,也看見市場的需求,創業就這麼開始,開心稍縱即逝,困難隨之而來。
鍾礽依說,過去身為員工沒有發覺到背後有把大傘撐著,成為老闆之後,好壞都要自己承擔,但她不會因為卡關就讓自己變成另一個人,正向的原則仍要堅持。她笑著說,從星座運勢可以看見許多人生,低潮是一份禮物,在不順遂中才能重新面對、檢視自己,在最苦難的時候願意和當下所作的決定共存。
對她來說,從哲學轉作音樂,不完全是一個轉彎,哲學系所養成的思考的常態,認為「人生並沒有標準答案」的思維,對她的人生影響很大,她笑著說,她這個世代的人,不該稱作文青,而是憤青,大學時她對這個社會也有許多的批判,這些憤怒在她進入職場之後,反而找到出口。
鍾礽依一直是詞曲版權的正義發聲者,她所看見的台灣對智慧財產權的知覺,特別是「把歌曲的權利留在作者身上」這件事,相對於整個亞洲是比較先進的,只是法令制度上還不夠健全,政府也不夠以身作則。而她目前所正努力的,就是希望華語作詞人從事外語歌詞創作時,也能獲得等同華語創作的權益,而不是只被視作「翻譯者」來看待。
有同業先進鼓勵她成立公會,她則認為,比起以公會的姿態去做勞資雙方的對抗,倘若每家音樂製作公司在面對市場時都能懂得去維護創作人的權益,讓每個案例成為典範,才是有意義的。
-238.jpg)
鍾礽依 Leslie Chung
學歷:台大哲學系
經歷:音樂人,從事作詞、詞曲版權及音樂統籌等工作,目前為好感度音樂有限公司的負責人。
作品:孫燕姿─是時候(作詞)
安心亞─戀愛應援團(和小安共同作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