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於師範大學的桑霈雲,自覺個性不適合當老師,沒有考慮走上教師之路。那時綜觀班上同學多數選擇繼續升學念同系的研究所,她雖然也想念研究所但不清楚方向,於是選擇報名國考。她說:「人事行政這科是過去沒碰過的,如果做了覺得有興趣,之後研究所或許也能選擇公共行政系。」
考取類科:
107 年高考人事行政狀元
107 年普考人事行政狀元
學歷: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
年齡:22
準備時間:10 個月
107 年高考人事行政各科成績
科目 |
分數 |
國文 |
65 |
法學知識與英文 |
86 |
行政學 |
82 |
行政法 |
61 |
現行考銓制度 |
85 |
各國人事制度 |
69 |
心理學 |
63 |
民法總則與刑法總則 |
62 |
總成績:71.37(錄取標準:59.10)
提早畢業,摸索未來方向
比一般大學生畢業的時間早,桑霈雲 2017 年初畢業,先讀了一些國考的書自習,發現看得霧煞煞、有看沒有懂,在這樣的情況下直接報名參加 2017 年 7 月的考試,果不其然考出來成績很差,於是九月底報名補習班,以人事行政為目標,成功在 10 個月後上榜!
上課極度專心,下課就是你的私人時間
桑霈雲與一般上榜生差不多,主要跟著補習班進度學習,她認為上課時把問題弄懂很重要!比較特別的是,她不像一般考生每天下課後複習當日課程,反而習慣到最後才開始一次複習。桑霈雲說:「一個禮拜要上五、六天補習班,雖然不是一整天的課程,但回家後她不會再念書,因為要把時間拿來休息,讓自己早點睡覺、放空,不然壓力會太大!」
雖然不是每天回家複習,但她還是有自己的進度,至少大考前一、兩個禮拜要把全部的內容看完,剩下的最後衝刺則以自己的筆記為主,反覆翻閱。從她的筆記裡很少看到圖像、口訣,而是以條列式方法架構,桑霈雲認為這種筆記方式方便轉換成申論題。加上平常上課時認真聽,每堂課都確認自己有建立章節間的連結,對她而言才算真正理解。
桑霈雲說:「法規用背的為主,而行政法有些理論如果有法學背景會比較輕鬆。」另外一些新的函釋、法官聯席會議也會考,需要多多注意;民刑法的例子比較多,補習班老師的幽默範例可以幫助記憶,不過還是邏輯比較重要。她認為心理學很難準備,因為考古題不太容易重複,只會考類似理論,還是要有基本概念會比較理解題目、好作答,加上這科的給分較嚴格,特殊理論如果寫得較不精準可能就不會給分。

不鑽牛角尖,先把握擅長的科目
當遇到不懂的問題,桑霈雲喜歡自己上網找答案,如果真的無法解決才會找老師詢問。她認為不要鑽牛角尖一直執著在一些問題上,要先把自己擅長的部分,好好加強把握,比較不擅長的部分反而會放在比較後面。
桑霈雲參加 2017 年 12 月的地特考試,藉著練筆發現自己哪些科目很差,其中刑法總則是唯一一科有上完的課程,但卻考得特別差。這次考試她特意將這門科目的準備放到最後,考前才把刑法總則的邏輯、概念抓出,讓自己可以動筆寫得出來,結果考出來的分數意外的高,她笑著說:「可能這種突發奇想的邏輯模式真的奏效。」
原本父母還勸她既然都準備一年了,如果沒考上就繼續嘗試今年 12 月的地特。但桑霈雲卻認為當考生的生活沒有那麼有趣,如果這次沒上榜,其實會想要去找工作,不想邊讀研究所邊打工,她認為一次專心做好一件事才是真理。
專心做一件事,是上榜關鍵因素
桑霈雲謙虛的說:「能夠成功上榜是運氣,她認為除了專心做一件事不要心猿意馬、想東想西,保持身體健康最重要,一定要讓自己有體力,早睡早起。」她特別強調,建議一定要自己做筆記,把課本內容整理成筆記會比較知道怎麼衍生為申論題,她基本上都是以看筆記複習為主。
桑霈雲也建議考生可以多多運動一下,她會看網路上一支 30 分鐘的運動影片,跟著一起運動,久了也養成出門上課前先運動的習慣,讓自己開心起來消弭憂鬱,成為獨特的出門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