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王濬老師:「穩穩讀就有分!」

高普考熱門考科「一般行政」、「一般民政」,除了是一般民眾踏進公職窄門的最佳選擇之外,也是教育相關科系學生的首選,除了門檻低,當中的必考專業科目「公共政策」,與教育行政學有著諸多的共通點,學習過教育行政學的學生,在應付公共政策這門科目時,可花更少時間達到更好的效果,王濬老師也因此鼓勵教育科系學生除了報考教育行政之外,不妨將一般行政與一般民政考慮進去。
By 加分誌 2018/09/01 15:00:00
 

教育人跨公職超吃香

行政學、公共政策名師王濬老師,本身也是師範體系出身,他觀察到近年有越來越多師範體系學生轉考公職,並讚道師範體系學生素質優良,轉考公職擁有非常大的優勢,像是字跡工整、文筆流暢,在寫高考申論題時就可給閱卷老師留下良好的印象。另外,教育體系的學生也擁有較強的邏輯能力,因為在學時所學的教育哲學、教育心理學都十分強調邏輯性思考,可以理性的批判,並轉換成一般人看得懂的文字內容,可說是起步就已經贏他人一半。
 

教育行政、公共政策內容重疊,準備更輕鬆

教育類科系學生轉考公職往往會優先選擇教育行政,因為考科與自身所學大多數重疊,準備起來也更加輕鬆些。但如果考生想嘗試不同類科,像是一般行政、一般民政,其實也很適合教育科系學生報考,除了門檻低之外,這兩個考科當中的「公共政策」與教育行政學當中的某些觀念類似,無論是學理或是實務上,兩者都有一定程度的重疊,教育科系學生擁有更大優勢,務必好好把握。

王濬老師提醒考生,公共政策申論題並不難,但務必要把題目看清楚,同時也應適時的舉例,不過不是什麼例子都可以舉,切勿有意識型態、牽扯到政治人物、歌功頌德式的論述。至於考生要不要加入個人意見?王濬老師認為,考生如果沒有把握可以舉出說服閱卷老師的例子,最好還是別畫蛇添足比較好,就算真的要提出自己的想法,也應該要有學理佐證,而非空泛的個人意見。此外,王濬老師也點出教育科系學生在應試公共政策申論題的優勢,因為教育相關的議題非常適合用來作為公共政策的舉例,乃因教育也是公共政策當中的一環,許多教育議題與公共政策息息相關,考生不妨多加運用。

高考公共政策申論題答題示範

題目
根據Theodore Lowi 及Robert Salisbury 兩人的看法,公共政策可分成:分配性政策、重分配性政策、 管制性政策、自我管制性政策,試分別闡述四種政策的內涵,並各舉一例說明與評論之。(25 分)

擬答
羅威(T. Lowi)依據政策利益或成本是否分配給不同團體及在權力競爭中不同的運作方式,將公共政策分為管制性政策(Regulatory Policy)、重分配性政策(Redistributive Polices)和分配性政策(Distributive Policy) 等三種; 沙力斯伯瑞(R.salisbury)提出第四種政策類型一自我管制性政策(Self-Regulatory Policies),茲就其意說明如下:

(一) 管制性政策
指政府機關設立一種特定的原則或規範,以指導政府機關及標的人口(Target Population)從事某些行動,或處理各種不同利益的政策。此類型政策是屬於「零和賽局」(Zero-SumGame)的政策,因為政策的執行,常會使一方獲利,而另一方失去利益,故此類型政策在執行時,常會遭致巨大的抗拒。如臺北市長柯文哲研擬管制二行程機車駛入臺北市,對二行程機車的持有人造成損失,卻讓臺北市路上的行人因空氣品質改善而獲益。所以政府在制定任何一項管制性法規之前,必
須先經過嚴謹的管制影響評估程序,以精算該項管制法規的必要性及成本效益;若制定管制法規的成本大於效益,或管制計畫未必一定要由政府執行,則可委由民間處理,以減少管制法規的數量。

(二) 重分配性政策
指政府機關將某一標的人口的利益或成本轉移給另一標的人口享受或承擔的政策。此類型政策亦是屬於「零和賽局」政策,決策通常是在考慮財富、權力、地位的分配狀況後所採取的;如政府的綜合所得稅政策(累進稅率)縮短貧富差距,導致富有階層的利益被剝奪,是失掉了一分,但貧窮階層不但不用繳稅,還可在富人繳的稅中透過政策轉換而獲益,是贏一分,故出現利益或義務的排他性。由於此類政策類型經常涉及資源的重新分配,必然引起受損失之標的人口抗拒。

(三) 分配性政策
指政府機關將利益、服務或成本、義務分配給不同的標的人口享受或承擔的政策。此種類型的政策基本上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非零和賽局」(Non-Zero-Sum Game),亦即政策之制定將不致使一方獲利,而他方失去此種利益。政
府機關在制定此類政策時,主要考慮的是如何滿足各方的需求,使利益或成本的分配較為適當而已,故其所遭受的抗拒較為輕微。如國民教育政策,讓所有學齡兒童都享受到均優質的教育,成本也由全體納稅人負擔。

(四) 自我管制性政策
政府機關對於某一標的人口的活動並未設定嚴格的、一致性的管制規則,僅予以原則性的規範,而由該標的人口自行決定活動進行方式的政策。換言之,利益團體自己決定足以影響自己利益的政策計畫,亦屬「非零和賽局」。例如大學法第一條「大學應受學術自由之保障,並在法律規定範圍內,享有自治權」。可見教育權威當局並沒有設定毫無彈性的管制規範,讓大學保有相當的自主彈性以完成教育目的。採取此種授權彈性措施,主要是因為這種政策性質必須發揮地方特色或標的團體特質才能實現政策目標。在重視社會自主、公民參與的今天,此類型政策是政府可以優先考量的方式,教育部自106 學年度起停辦具有半官方性質的大學系所評鑑,正是符合自我管制的精神。

+ 王濬老師公開私藏的公共政策預習書單
等級 作者 書名 出版商
入門 汪正洋 圖解公共政策 五南書局
基礎 吳定 公共政策 國立空中大學
中階 邱昌泰 公共政策基礎篇 巨流
中階 吳定 公共政策 五南書局
高階 余致力、毛壽龍、陳敦源、郭昱瑩 公共政策 智勝
高階 徐仁輝、郭昱瑩 政策分析 智勝

圖片|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