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文學, 為社會上的少數人發聲-專訪小朋友文化創辦人蕭上晏

在去年底,蕭上晏出版了第一本自己的作品:《我與我的隱形魔物》,身為台灣第一批被鑑定為亞斯伯格症的患者,他想藉由這一本書,期望有一天,亞斯伯格症的患者和一般人之間,能夠融洽相處、沒有差別。
By 加分誌 2020/05/04 20:00:00

小朋友文化:一種面對他人與他人的態度

坐在簡單出租公寓的沙發上,小朋友文化的創辦人蕭上晏和我分享了他們創立註異文庫出版社和發起破閉計畫的契機,就讀非典型文學科系出身的他,一畢業之後就 和 Partner 李霈群出來創業,轉眼也過了三年的時間。

將出版社的名字取名為小朋友文化,第一是希望和異業溝通時,期望自己能將對方當成小朋友來看待,因為彼此都曾經是小朋友,是平起平坐的;第二個是要提醒自己也是小朋友,其實還很年輕,所以隨時都有要去修正、改變自己想法的可能性。而註異文庫是獨立出版時使用的名字,破閉計畫則是對外倡議時使用的名字。

註異文庫:為社會中的異例發聲

註異文庫創立以來,出版了六本書籍,之所以稱為註異文庫,就是希望社會能夠注意到「差異」的存在,這些詩集與散文,其實包含了很多在這個社會裡面可能會被忽略的聲音,例如有一位作者,在過去的生命經驗裡面,有著性別認同上的課題,因此他的文學作品裡,便會呈現出他所面臨到的課題。

蕭上晏說,他聚焦的點是文學怎麼看待社會議題這件事情,以及如何透過出版找到文學傳播的可能性:「因為出版市場是一個夕陽產業,在我們所遇到的狀況是,可能連網路上的文章別人都不太願意去看,又要怎麼在這個過程中,生產出有意思的文章,又不讓他在宣傳和曝光的過程中顯得太過廉價?這個是我出版的概念裡面,我想要探討的問題。」

蕭上晏身為台灣第一批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的患者,他期望透過《我與我的隱形魔物》這本書,讓社會認識亞斯伯格症這個議題:「這是一個很不柯文哲的亞斯患者,寫下亞斯伯格症真實會遇到的處境。」蕭上晏是這麼說的。

因為柯文哲,讓越來越多人對亞斯伯格症表達出興趣, 但事實上亞斯伯格症這個議題、象徵是隱性的障礙,他把他自己剖開,讓社會周遭的人了解,讓願意閱讀的人知道⸺亞斯伯格患者們盡了相當大的努力,讓彼此相處時感覺到舒服。

「每個亞斯都是獨一無二的,但透過閱讀這本書,可以找到和他溝通和切入的可能性。」蕭上晏說。只要你對亞斯 這個議題有關心,希望能用這本書,讓你和他們建立起溝通的橋樑。

破閉計畫:用新的視野,看待自病症孩童

根據最新版本的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DSM),亞斯伯格症已經被合併到泛自閉症類群當中,而非一種獨立的疾病,蕭上晏將倡議的範圍擴及到了泛自閉症類群在社會上受到的教育方式。蕭上晏期待透過講座、課程、出版等方式作為教育,讓泛自閉症患者、家長、周邊的專業人士,有機會從不同角度去獲得建議和紓解,因為現有的自閉症教育有一些問題存在,第一是患者本身可能不是非常舒適的,因為大家可能會期待患者在整個過程中遵循常規;第二個限制是,我們忽略了患者本身可能會有自己的想法,使得我們和患者在交談時,沒有在同一個頻率上。

蕭上晏期望透過人文學科與文學,讓有需要的人,不只是透過特教,更透過深度的學習,讓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和 對方建立起溝通的方式。現有的模式像是一個套裝的行程, 有的人適應、有的人不適應,所以針對那些不適應的人,應該要做出改變。

致畢業後想踏入出版業的後輩

對畢業後想走出版業的後輩,蕭上晏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出版是一門專業,乍看之下好像很簡單,可是困難全部都 藏在細節裡。如果只是喜歡文字,所以想從事出版產業,我會提醒你三思而後行。」蕭上晏提到,由於現在台灣有出版自由,讓一些人編過系刊、校刊的人,或曾經自費出版書籍的人,就自以為能夠進入出版業。

蕭上晏說到:「你需要透過閱讀來吸收知識,並且把你 吸收的知識,轉換成更簡單的模式,藉由科普的方式,讓本來對閱讀興趣缺缺的人,在看到知識後被吸引。只有喜歡文字是不夠的,如果你想創立出版社,你要思考怎麼樣讓盡可能多的人,在你的作品裡面看出不一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