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將這一天命名為「國際不再恐同日」(IDAHOTB=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是希望能藉此讓世人別再如此恐懼、排斥甚至是誤解同志的存在。許多時候,人們的恐懼是來自內心對事物的不瞭解,世界衛 生組織當時這項決議是帶領人們去理解同志和異性戀者沒有 不同,也不是生病,更沒有問題的第一步。
同運活動中的亞洲之光-台灣
國際不再恐同日的成立固然是一個里程碑,但老實說在同志權利的爭取上仍需要許多努力。截至目前為止全球僅有 20 餘個同婚合法的國家,在這些國家之中同性戀者可能還在遭受著嚴重歧視。而臺灣做到了人人平等的第一步—各位還記得在去年的國際不再恐同日,臺灣立法院外此起彼落的歡呼聲嗎? 2019 年 5 月 17 日那天,立法院三讀通過同婚平權專法,讓臺灣正式成同婚合法的國家,同月 24 日起同性別者也能登記結婚,受到法律保護。這項法案的通過不僅在臺灣是個重大事件,更讓我們成為亞洲第一個通過此項法案的國家,一舉登上 CNN 首頁,成為國際矚目的焦點。

回首過去,臺灣在這 30 多年間同志運動走的非常艱辛。 1986 年的臺灣仍處於戒嚴時期,民風非常保守,當時年僅 28 歲的祁家威在臺北市一家麥當勞召開國際記者會,公開向社會大眾出櫃,也成為臺灣第一位公開出櫃的男同志,自此他為臺灣同運活動付出非常大的努力,捍衛同性戀者的人權,甚至臺灣同性婚姻釋憲案的聲請人也是他。若說沒有祁家威這 30 年間的努力,臺灣無法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國家,相信沒有多少人會反對。
世界第一!全球首位跨性別政務官員-
2020 年可說是風波不斷,延續前一年的澳洲野火危害著 數億隻動物的生命、非洲鬧起蝗蟲災、南極高溫更是飆至攝氏 20 度,更別提仍在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有多可怕。 這次也因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臺灣有一位政務人員再次躍上國際舞臺,那就是先前外媒稱之為全球首位跨性別政務 部長的唐鳳,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期刊選為 2019 年度百大思想家之一。

唐鳳原名唐宗漢,她在 25 歲時改名並宣布自己為跨性別女性(Transwoman),並非變性(Transsexual),而她的父母都支持這項決定,身分證性別欄位上的填選則是:無。 她 35 歲進入行政院內閣,負責督導數位經濟與開放政府發展。近期因防疫口罩的供給不足,政府開起口罩實名制,唐鳳為讓民眾方便取得第一手資訊與團隊製作了口罩供應地圖 和網購系統,協助日本修正防疫用網站,獲日本人大力讚賞, 世界各國也紛紛表示很羨慕臺灣有一個唐鳳,也讚嘆臺灣公 平、友善對待 LGBTQ 群體,達到人人平等。

希望藉由這次唐鳳被國際矚目,能讓更多人明白 LGBTQ 群體沒有生病,無論在世界上的哪一個角落,每一個人都有權利放心地做自己,這樣才是紀念國際不再恐同日最佳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