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冷門科系沒前途?

農業行政、農業技術、體育行政等公職類科投報率高
By 張錦弘 2021/01/15 12:00:00


以往大考被歸在第三類組的農學院科系,和同類組的醫學院、生命科學院比起來,因畢業出路、待遇沒那麼好, 常被視為冷門科系,很多人就讀後轉系,或是畢業後轉到其他行業。

不過,很多農學院畢業生都忽略,考公職其實是條很不錯的出路,不只待遇不錯、工作穩定,且因工作環境常要接觸大自然及動植物,業務和其他公務員比起來比較不枯燥。目前高普考農、林、漁、牧等相關行政或技術類科, 多達十幾個,且多數限定相關科系才能報考,競爭者比較少,有的錄取率高達 2、3 成,投資報酬率相對比較高。

政府鼓勵從農,讀書免學費、畢業考公職類科多

為鼓勵青年從農,近年來教育部、農委會祭出一連串的就學優惠措施,例如就讀高職產業特殊需求類科,教育部補助學雜費全免,其中就包括農業機械、農場經營、野生動物保育、畜產保健、森林、園藝、造園、水產食品、 漁業及水產養殖科等農業相關類科。

此外,農委會也在幾年前推出獎勵高職生從農輔導方案,就讀農場經營、農業機械、園藝、畜產保健、水產養殖科,不但學雜費全免,學期成績班上前 50%,每學期可領 5 千元獎學金;每學年完成職涯探索時數,最多另發給 2 萬元,等於高職 3 年最多可領 9 萬元獎金,109 年共 82 個符合資格的高職校科招收 91 班 3191 名學生。

農委會還自民國 104 年起,補助嘉義、宜蘭、明道大學及屏科大、高科大等校成立農業公費專班,前 3 年每人每年補助 11.5 萬元,第 4 年實習期間補助 5 萬元,等於大 學 4 年可領 39 萬 5 千元補助,但畢業後須務農 4 年。

對農業有興趣的學生,不只就讀高職、大學期間有機會領獎金、學雜費全免,畢業後若想考公職,機會也很多。 目前高普考設有農業行政、農業技術、農業機械、農業加工、園藝、植物病蟲害防治、林業技術、漁業行政、漁業技術、養殖技術、動物技術(原「畜牧技術」)等十幾個類科,尤其技術類科限相關科系畢業生才能報考,每年報 考人數比較少,競爭也就不那麼激烈。例如 109 年高考三級,農業機械類科 3 人到考、錄取 1 人,錄取率達 1/3; 曾有國立大學機械系所畢業生放棄高科技產業工程師的工作,改考公職,錄取高考農機類科。

漁業技術類科的錄取率也很高,高考三級、普考分別為 19.12%、25.81%;相較之下,不限科系報考的農業行政類科,雖然高、普考各只有一百多人到考,但因開缺少,錄取率各約 3%、6%。

農業部門公務員常下鄉、接觸大自然,比較不無聊

當過台大農學院院長的農委會前主委陳保基表示,他當年從台大畜牧系(已轉型為「動物科學技術學系」)畢業後,就通過高考畜牧技術類科(已改為「動物技術類科」), 分發到宜蘭的畜產試驗所,從事養鴨的營養、育種等研究工作,後來到美國拿到博士學位,才回台大母系任教。

陳保基說,農委會底下農、林、漁、牧都設有試驗所, 透過高普考招考進來的技術人員,主要從事研究工作;至於農委會及各地方政府農業局處,也需要很多公職行政人員,他們不只要坐在辦公室辦公,還得「接地氣」,常要下鄉考察產業現況,看農民有什麼問題、設法解決。農業相關的公職人員,因此和一般公務員比起來,相對不那麼枯燥、無聊。

其他像位於溪頭的台大實驗林管理處,也會透過公職考試進用行政及技術人員,工作環境就在風光明媚的溪頭,每天呼吸滿滿的芬多精,從事林下段木香菇、靈芝等研究,與世無爭。有的人一待就是 20 年,壓根不想請調到別的 單位。

體育行政不限科系皆可報考,競爭人數少

除了農學院,體育相關科系畢業生,若未從事競技、教練或健身房等休閒產業相關工作,也常被認為出路受限,其實也可報考公職考試的體育行政類科,改坐辦公室、規畫及推動體育政策。以不限科系報考的高考三級體育行政類科為例,近 4 年來都只有一百多人到考,每年錄取 4—11 人,也很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