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潮持續 搶佔最後 3 年的國營事業黃金期

走過 2020、2021年的疫情震撼教育,不少民營企業慘兮兮,據人力銀行調查,2021 年平均年終獎金 1.1 個月, 創八年最低,反觀軍公教、國營事業,不但鐵飯碗依舊穩當當,年終獎金上看 4.4 個月,今年起更加薪 4%,連帶中華郵政、 公股銀行也跟進,讓不少民間企業勞工欣羨不已。但你知道嗎?若想趁機擠入國營事業,就要把握這三年的黃金期。
By 加分誌 2022/02/07 00:00:00

國營事業退休潮     2024 年前報考最佳時機

台電、中油、台糖、台水四大國營事業,依法規給予員工勞動保障,不像民間企業一樣加班加到飽,還未必能領到加班費,或得擔心請個育嬰留職停薪就讓工作不保,最重要的是,國營事業起薪高於一 般民間企業,新進職員起薪平均約在 3 萬 6000 元到 3 萬 9000 元間,年終最高可達 4.4 個月,還享有各類獎金、婚育及子女就學補助等福利,今年更將比照軍公教人員調升 4%,不論是薪資水準、工作環境,都屬於夢幻級別。

這幾年受戰後嬰兒潮世代人力陸續屆臨退休年齡,台電、台糖、中油及台水員工從 2016 年進入退休高峰期,以台電為例,近三年職員、僱員退休人數加起來近 4000 人,平均每年超過千人離退,2020 年台電離退 1575 人創歷史高峰,2021 年也離退 1389 人,未來三年預計陸續有近 3000 名員工退休 ; 中油近幾年也平均每年離退逾 800 到 900 人。退休潮湧現,恐怕將導致國營事業人力出現斷層。為了加速人力新陳代謝與經驗傳承,近三年國營事業大舉召募人才,聯招年年錄取約一千個名額,以每年釋出最多缺額的台電為例,台電發言人張廷抒接受媒體訪問時曾強調,2024 年以前都是報考的好時機。

而近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人紛紛將求職目標鎖定更為穩定的公職、國營事業。2020 年國營事業聯招報考人數破 3.8 萬人,創下近八年新高,2021 年也有 3.1 萬人報考,不過,去年雖然有三萬多人報考,但首節考試只有約 1.8 萬人到考,加上後來又新增名額,讓錄取率從原本預計的 5.13%,一舉提升到 6.38%。除了新進職員聯招,四大國營事業也會單獨招考。台電在去年對外招考 766 名僱員,起薪 3.1 萬元,吸引了 2.1 萬人報考,今年預計於 5 月 8 日舉辦新進僱用人員甄試,包括配電、輸電、變電、電 機、機械、土木工程及綜合行政等類別, 預定招考 857,是近 3 年招考人數最多的 一年。

去年報考人數減少   中華郵政錄取率增加近 1 倍

中華郵政近年數度調薪,2018 年全面調漲薪資 3% 以上,2019 年也調升 1 到 3%,營運職月薪 4 萬 6570 元、專業職月薪 3 萬 6910 元、專業職內勤及外勤月薪 3 萬 2530 元,另有不同的加給,今年再進一步跟進軍公教調薪,再加薪 4%,年終獎金最高更可達 4.4 個月。值得注意的是, 往年報考人數約 3 萬人的中華郵政,因為前年沒有舉辦甄試,再加上內外勤基層待遇有所提升,原本預期去年報考人數會略有增長,結果人數卻銳減至只剩 2 萬人左 右,第一節到考人數更只有近 1.7 萬人, 平均到考率 82.32%,預計平均錄取率約 10.03%, 高於 2018 年 的 5.56% 及 2019 年的 5.70%,錄取率比前 2 次招考增加了近一倍,今年也可再期待。

公股銀行徵才破 3 千人     資訊人員最熱門

2021 年是金融業獲利大豐收的一年,多家公股銀行獲利大躍進,紛紛釋出加薪及優渥年終的好消息,其中,第一銀、華南及合庫銀行平均年終可達 7 個月以上, 彰銀、台企銀、兆豐銀估計也都有 6 個月水準,同期也跟進軍公教人員至今調薪 4%,合庫更已經霸氣宣布今年全體員工加薪幅度超過 6.6%,兆豐銀也預計加薪 6.3%。八大公股銀行今年都預計大舉徵才,釋出職缺總計破 3000 人,是近幾年招募最多人的一次。其中幾家銀行更規畫調高新鮮人起薪,無經驗基本行員起薪可達 3.7 萬元、3.8 萬元。首波徵才鎖定農曆年後的轉職潮。合庫今年預計徵才超過 400 人,台企銀約 500 人、台銀 400 人、 彰銀近 300 人、土銀 300 人,一銀也預 計開出 500 個職缺,華南銀則打算招募約 500 名新血,兆豐銀也有 300 到 400 個職務需求,初步估算,今年各大行庫徵才規模破 3000 人。而近幾年,由於各行庫積極拚數位金融及業務資訊系統更頻向數位金融人才招手,包括華南銀、一銀皆持續招募數位金融人員,華銀也宣布要再擴大招募 IT 人才,資訊人員成為八大行庫最熱門的專業職缺。

除了上述提及的台電、中油、台糖、 台水、中華郵政、公股銀行,台灣菸酒公賣局、中華電信、捷運公司、台灣港務公司、中鋼、農會也都算廣義的國營事業, 持續受疫情衝擊的 2022 年,不妨來一次捧鐵飯碗、金飯碗的挑戰,或許就可以化危機為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