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Giselle 圖/鏡文學股份有限公司及作者:謝東霖 授權 提供
漫畫家謝東霖現在主要靠讀者的小額贊助、版稅等作為收入來源,這樣的工作模式讓他可以不用耗費時間接案、做客戶想要的內容,將時間專注投入在自己的漫畫創作上。連載中的新作《神明便利商店》甫推出便獲得廣大迴響,熟悉的便利商店場景結合超展開的劇情,連載僅一個月就累積近 6,000 次分享,被網友奉為「神作」。他也歸納自身經驗,在自己的 Podcast 節目「漫畫家生存課」分享如何靠畫漫畫存活,還開設編劇課程,更受邀到臺灣漫畫基地、條漫平台 LINE WEBTOON 演講、授課。
穩定更新是專業的基礎 踏上漫畫家之路的起點
謝東霖最初是利用工作的閒暇之餘創作漫畫,他以搞笑漫畫《西遊面紙》獲得在條漫平台的連載機會,成為簽約的作者。「稿費雖然沒有很多,但比 22k 好一點。後來離職成為自由業,也是因為這個保障底薪的收入,一開始沒有過得很慘。」

謝東霖強調,穩定收入的前提是要有作品,並且能穩定產出。「如果一件事情不能有紀律地去執行,要把它當成職業就會有困難。 實際上在業界,如果不能在預定的截稿日前交出作品,你就只能是業餘的,自由業就是這樣。沒有限制就不叫自由,這是相輔相成的。」他笑說:「就算你要炒股,也是要每天早上九點起來看盤啊!」
他形容自己是一個非常理性的創作者:「『創作很感性』其實是大眾偏誤的印象,實際執行就能發現,這是一件沒有理性主宰就無法完成的事。比如說要刻一尊雕像,如果只在情緒來的時候才去雕刻它,搞不好終其一生都無法完成,一定要在某些時候發揮理性、強迫自己。」
且戰且走摸索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除了紀律與自我規範以外,謝東霖認為找到想要創作的題材更重要。「自由業講白了就是沒人管,不會有人對你耳提面命、告訴你現在該做什麼,大部分都是單打獨鬥,必須自己找出題目跟方向, 接著才是有紀律地去執行。」

2014 年條漫平台的連載停刊之後,謝東霖以接案維生,與客戶互動的經驗成為了他的靈感來源, 催生出作品《失控的設計師》。他在社群平台免費公開分享作品,並發展出週一到週五每天固定更新的模式,累積了大量讀者粉絲。後來他開始邀請讀者小額贊助以轉移收入重心,一直到 2020 年才不需接案,僅靠小額贊助、版稅等收入支付生活開銷。
謝東霖認為對新手漫畫家來說,一開始收入一定是不穩定的,需要時間累積才能有成果,不可能一步到位。他努力了六年時間,才讓自己的創作模式跟變現模式在同一個軌道上,中間很多細節都是且戰且走。「如果我沒有在網路上免費分享漫畫好幾年,也不可能累積口碑。我用作品證明我可以產出讀者喜歡的東西,進而讓他們願意贊助、支持,然後我才能有機會以此維生。」
他也強調,光靠創作養活自己可能是很多創作者的目標,但不一定適合每個人。他建議還是要保持彈性,摸索、嘗試過,才會知道自己喜歡、適合的到底是怎樣的模式。
保持好奇肯學的心 累積創作能量
談到成為漫畫家必備的心理素質,謝東霖則認為,要保持一個好奇、肯學的心。「不是只有想劇情、畫畫的時候才是創作,那只是創作的冰山一角,海面下還有很大一塊,比如說花錢上課、買書、多方面吸收資訊,觀察社會趨勢、各式各樣的故事、了解人性,包括觀賞別人的作品、 反省自己的作品,這些養分都會回饋到創作上。」
他舉例,最早在大學時期曾出版過 6、7 本恐怖小說,但成績普普。後來到廣告公司上班,發現自己不喜歡耗費時間與客戶溝通,但工作上的扎實訓練也成為現在創作的基礎。在他的漫畫生涯中,甚至曾經一度為了想發展插畫,到日本去參加插畫比賽,也成功抱回獎項,回國後因緣際會還是投入了漫畫創作,一直到現在。他說:「創作這件事情好玩的地方在於:無論你的人生轉了多少彎,他們最終都會在某個時刻幫助在你的作品上。」

經歷跌跌撞撞 發展出漫畫家生存術
謝東霖分享,一直以來他不斷地在學習,積極地做各種嘗試,前陣子更是上架了自己的 NFT 並且成功售出。他認為這些試錯的過程很有挑戰、很好玩。「有點像是做科學實驗,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過程中一定會出錯,但是總會慢慢找到一個方向。」
雖然不是每次的嘗試都能「中」,謝東霖卻不氣餒,反而把這些試錯的經驗整理歸納,成為他現在開設編劇課程的養分。他說:「我是那種一步一步生存下來的類型,我覺得這種跌跌撞撞的經驗比較有參考價值。」
謝東霖分享,過去在廣告公司的工作經驗,節奏更快、強度更高、創意需求量更大,這些經驗讓他發現,大部分的創作都可以解構再重組,也訓練他發展出一套可以快速產出創意的模式,從發想點子到寫成故事,都整理出自己的 SOP。「如果編劇、創作流程沒辦法系統化,我不會有自信開這個課。而且這不只是給別人用的工具,我自己卡關的時候都會按部就班的去操作流程,就能順利突破。」
如何擁有穩定收入?結合經驗歸納四大步驟
謝東霖認為,現在的創作者不能只是創作,更要有複合的能力,包括商業化、行銷的思維都是必備的。他大方和讀者們分享自己所整理出,獲得穩定收入的步驟:
1. 摸清自己適合做什麼:經歷過寫小說、畫插畫、嘗試各種不同題材後,謝東霖發現他的幽默感能跟大眾發生共鳴,才找到搞笑漫畫這條路。
2. 做出來的東西誰會喜歡:一間公司推出新產品,必須了解產品的目標對象是哪些族群。漫畫也是一樣,產出新作品時也要了解是誰會喜歡看自己的漫畫,這類型的漫畫應該要到哪些管道去曝光、宣傳。
3. 怎樣說服喜歡的人付錢:網路時代免費的娛樂太多了,如何告訴讀者創作有價、讓他們願意花錢支持,就需要個人的人格特質加上不間斷的努力。
4. 穩定循環並向上擴大
練就講故事的基本功 是存活下來的必要條件
最後他和我們分享,若想成為漫畫家,必備的能力就是編劇能力跟繪畫技巧。「畫漫畫最重要的是能恰如其分傳達出故事想要表達的重點,因為漫畫主要是在為講故事服務。當然繪畫的基礎能力越強、場景給人的想像力越豐富,當然就能傳達更多細節、更感動人。不過故事本身是最重要的,重點都是在表達。」
最後,他鼓勵想成為漫畫家的大學生:「創作這一行是屬於努力也不見得會成功的類型,但是扎實的編劇跟繪畫技巧一定可以讓你在這個圈子活下來,剩下的就靠運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