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堂入門理財心法,通膨危機有解法

今日菜單上的牛肉麵多出5元,明日貨架上的盥洗用品齊聲喊漲,通貨膨脹已成為現代人的惡夢,與各國局勢更是環環相扣。二月份烏俄戰爭爆發導致全球小麥、油氣價格震盪,美國三月份通膨率激增至10%,台灣同樣深受其害。對於平均薪資追不上通膨巨獸的小資族們,如何妥善運用手上資金、達到開源節流的效果?掌握3堂入門理財心法,財富守得住,開源第一步。
By 加分誌 2022/03/25 00:00:00

文/Jordan   圖/Shutterstock

理財心法入門第一課:
目標與幻想一線之隔,利用原子習慣建立良好的理財價值觀

通往理財的道路上容易半途而廢,是因為目標設定不夠確實;而目標設定功虧一簣,則往往是因為制定過高的達標門檻。「每天的細微改變,將會累積成巨大差異,這就是原子習慣。」利用原子習慣規劃有條理、明確且容易達成的月、季、年度財務目標,建立簡而易行的理財好習慣,才能在漫漫理財路上行得穩、走得遠。



理財心法入門第二課:
記帳、財務、付款化繁為簡,有效控管金錢流向

哈福.艾克(T. Harv Eker)在《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曾說道:「有錢人很會管理他們的錢,窮人很會搞丟他們的錢。」足見財務控管對於理財的重要性。「化繁為簡」才能有效掌握金錢流向,從記帳工具、財務分配、付款工具三個面向簡化,建構清晰且容易記錄的財務網絡。

記帳工具簡單速記才是王道

市面上的記帳工具五花八門,但你需要挑選以「簡易速記」為主的工具,記帳App只要能將收入與支出做分類,並區分年、月的時間軸即可,其餘功能與花俏的設計則可能增加帳目遺漏的風險。

財務分配三三法則,有效管理財務狀況

財務分配謹記「三三法則」,三張卡(薪轉戶、活用戶、投資戶)和三份財產配置(生活費、定存金、娛樂金),有效控制金流、抑制慾望。「我將每個月的收入換做現金分裝於信封袋中,每月月初便將生活費裝一袋、娛樂費一袋,其餘存入戶頭之中。」藝人小賴便是以此方式有效分配資產,三十歲時就為父母親購入千萬房產。

增加支付方式難度,降低衝動購物風險

電子支付、線上購物雖然方便,但會降低你對花錢的「心痛感」。為避免有「手頭很寬」的錯覺,現鈔交易依舊是最佳的付款工具,它延長你的付款流程,無形中減少衝動消費的風險,單一的支付模式也有利你快速記下每月花費。



理財心法入門第三課:
儲蓄險,穩健開源的第一步

市面上的理財工具千百種,債券、基金、股票、期貨、保險等商品,可依每個人的風險屬性進行資產配置,才能穩健達到財務目標。對於已經擁有一筆充足資金的前提下,其餘收入便可著手進行開源規劃,其中「儲蓄險」風險較低、容易入手,提供給各位初階投資新手參考。

儲蓄險,強制儲蓄下的獲利模式

在收支穩定的狀況下,高於銀行利率的「儲蓄險」成為許多小資族理財的入門首選。簡而言之,儲蓄險是規定每次需要存入的金額,並在合約期滿後可領回本金加上利息。「儲蓄險」雖然風險低,但在合約期間的金錢調度上將有所限制,因此建議學生和社會新鮮人在手上有閒錢的情況下再做運用。

前世界首富巴菲特曾言:「財富就是把錢從沒耐性的人手中轉移到有耐性的人手中。」財富無法一蹴可幾,持之以恆、穩健踏實才是理財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