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我想答案是「以上皆是」,不過還有一種同學,討人厭程度簡直和上面那些不相上下,就是開口閉口都要把「老師說⋯⋯」掛在嘴上的那一種,你看個漫畫,他會說「ㄏㄡ ˊ ∼老師說不可以帶這個到學校」, 你跟好朋友打打鬧鬧,他會說「ㄏㄡ ˊ ∼老師說不可以動手動腳」,甚至連你乖乖寫個數學作業,他也能說「ㄏ ㄡ ˊ ∼老師說寫作業要用尺畫」,討厭的程度真的很想 讓你對他大吼「猴三小!猴哩企系拉!」
ㄏㄡ ˊ ∼老師說不能罵髒話⋯⋯欸,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為什麼那些同學老是喜歡把「老師說」掛嘴上呢?小學時我們不懂,但長大後仔細想想就會明白,有些人他對你的行為有意見,但卻沒有足夠的底氣直接說出「他不喜歡你這樣」、「他覺得這樣不對」,換言之, 他覺得渺小的自己的感受和意見不足以影響他人,於是只好把更權威的人搬出來壓你。
而這種情況,不就跟情侶吵架時很像嗎?你覺得另一半和其他女生界線不分明、根本是在搞曖昧,但他卻一 口咬定只不過是朋友,甚至反咬你一口,說你疑心病重,這時候,你是不是會忍不住脫口說出「連星座老師都說,雙子座就是花心?」
你能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嗎
以上面的例子來說,當另一半和其他異性的相處狀態讓你感覺到不舒服時,我們的第一個反應,通常是釐清對錯。
搞曖昧是錯的,但正常交友是對的,所以一開始, 爭執的點都會放在對方的行為到底有沒有超過普通朋友的界線,但你會發覺,許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總有灰色地帶,你其實無法舉出實際的證據,證明對方心思不純,而這時,如果你忍不住把「星座老師說」、「兩性老師說」 搬出來當證據,很快的,你就會發現你跟伴侶吵的不可開交,但吵架的內容卻是在爭執「星座靈不靈」、「老師準不準」,事後回想,你肯定會覺得這場爭執的重點完全錯誤,吵的一點價值都沒有。
因為重點其實是在於: 另一半的行為,讓你感到不舒服。
「不舒服」是一種很直接的感受,其實是無關對錯的,打個比方來說,就像有些人不喜歡香菜的味道,難道店家會對客人說「香菜有這個那個的營養,是好東西,不可以不喜歡」嗎?當你去買蚵仔麵線、交代店家別加香菜時,如果店家記得,你會留下好感,如果店家偶爾太忙忘記,你也能體諒,但如果那間店家是價位昂貴甚至還有收服務費,卻還是忘記你不加香菜的附註,你的不爽程度就會瞬間升級,因為你付了服務費,自然有權要求相應的服務。
而兩個人交往,其實意思很像,對於讓你感到不舒服的事,無論對錯,對方都應該考量到你的感受和心情,但同樣的,對方能做到多大程度的體貼,完全取決於你付出了多少,總不能你只付了 35 元買一碗麵線,卻要求對方不加香菜、蚵仔多兩顆、大腸只要中段。
我們不想當奧客,更不要當戀愛中的台灣鯛,付出 和回報達到平衡才是維持感情的正解,畢竟不管是什麼星座,我想沒有人願意默默吃虧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