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主要勤務包含巡邏、值班、勤區、 家戶訪查、臨檢等,警察工作和一般人想像的會有落差,主要是立場與想法上的不 同,一般人對於警察值勤對法違法擺攤的 攤商開紅單是不敬人情的事情,但成為警察後,就會發現因為有民眾報案,所以警察一定要去處理,以維持社會秩序,同時, 警察依法行事是工作的一環,因此,角色不同,就要用不一樣的心態的面對。至於外勤工作部分,在路上追捕壞人、通緝犯、 處理打架或臨檢,遇到意外狀況發生時, 有考驗警察的應變能力。
一般人會以為刑事工作較具危險性, 其實不然,派出所抓的壞人多半是巡邏或臨檢時碰到的,刑警是監聽或上網找犯罪跡證,需要調閱通聯記錄或申請搜索票, 是在做好萬全準備下才去抓人,但派出所臨檢或突發狀況追人,不知面對何種危險才更危險,比方路邊有包包,裡面可能有炸彈,臨檢時也可能碰到持槍歹徒。
警察的工作就是要伸張正義,讓壞人接受制裁。對於想要從事警察工作的人, 除了警察的薪資和福利不錯,且工作穩定, 但任何工作都不能少了熱忱與熱情,否則很容易續航力不足,尤其警察工作面對的多是負面人事物,執行勤務或伸張正義的過程中,也許不像電視劇演的那樣美好, 需要邊做邊調整自己。
消防員,其實是警察體系當中的消防警察,上級機關為內政部消防署。消防員的日常工作很繁雜,都市與偏鄉的工作內容上也有很大的差距。 在都市執勤,業務量會相對龐大,每天有機會跑好幾趟救護、 救火等工作,輪流值勤更是基本; 在鄉下雖然火災事件相對較少, 但在待命準備救護工作、準備防災宣導上也不可少。

你所不知道的警察日常
1. 強化連續假期交通疏導作為,維護交通順暢
每到假日或節慶,交通流量大增,此時,維護交通安全與秩序的警察,為有效維持連續假期交通順暢,就要特別留意是否有違法駕駛、或不遵守交通規則的狀況,達到一路順暢、人車平安之目的。
2. 山難救援行動
每每發生登山客在山中發生意外,就會由消防員負責進行救援行動,傷者只要保持冷靜,做好自保動作,通常都能被消防人員順利救下山。
3. 交通事故處理
車輛發生碰撞時,若人員並無大礙,可自行拍照後將車輛移置路邊;若有人員受傷,及時報警,警察也會詢問是否需要救護車送傷者就醫。
4. 天災影響,造成道路受阻,負責現場 交通引導
● 颱風過境後帶來強大的風雨勢,路旁大樹因不敵強風吹襲斷裂橫倒於路面,員警立即封鎖該段道路,實施交通管制。
● 轄區各駐地派出所,在颱風過境前後應加強防範強風侵襲,並在安全情況下,針對轄區內淹水道路,進行交通管制和引導。
5. 協尋失智老人找到回家的路
一般高齡長輩失蹤,家屬報案後警方會運用通報協尋或是自行返家,但失智老人因無法自行求援等因素,警方在接獲協尋案件後,會依報 案人與家屬提供之情資、線索,整合相關人力, 調閱相關監視器、車辨系統、手機發話位址等, 查詢失蹤人可能之行蹤,儘快協助失智長者順利回家。
6. 遇緊急救護情況,警察協助開路,讓患者速迅抵達醫院救治
常見重要活動或節慶時,都能看到警察的身影,負責現場交通疏導,維持交通順暢。
7. 活動節慶時,負責交通疏導勤務
警察除維護治安及交通工作外,還適時發揮服務熱忱,人飢己飢、人溺己溺之精神,當民眾因身體急需救護時,常會請警察協助開道,爭取患者救治的時間。
8. 海外高薪工作詐騙事件
警方各單位積極透過鄰里辦公室、各類民眾參與的活動場合及網路社群等管道加以宣導,同時在前往桃園機場匯流處之捷運站、客運轉運站等地點設置人型立牌加強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