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適合的應考策略 就能快速上岸

111 年原民特考四等地政狀元/ 朱O謙
By 加分誌 2023/01/27 00:00:00

文/艾格 圖/朱同學 提供

學 歷: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
年 齡:27 歲
準備時間:2 年 3 個月


111 年原民特考四等地政類科的榜首,由來自屏東的朱同學拿下。但在漂亮的成績單背後,可能很難想像他曾落榜數次。

朱同學的爸媽都是公務人員,從小耳濡目染下,培養了朱同學務實、求穩定的性格。畢業自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的他,與眾多大學生一樣,求學期間對未來感到迷惘。直到大學畢業後,他選擇到公家機關任職,才下定決心往公職路努力。

給自己兩年時間,一定要上榜

朱同學到了公部門上班沒多久,就報名了補習班的函授課程,他解釋:「我很快就知道公職是最適合我的工作。 之前退伍有考過一次國考,那次落榜讓我知道,我必須透過補習,更強化我對各個考科的熟悉度。」考量白天要上班,他因而選擇較有彈性的函授課程補強專業科目。

朱同學選擇的是兩年的課程,被問及為何選擇兩年,他這樣回答:「兩年對我來說是比較剛好的時間,因為我得一邊上班一邊準備考試,加上我擔心一年會負荷不了。 我也知道有保證班,可以一直上到考上為止。但我擔心保證班會使我覺得自己有退路,而變得怠惰,所以我很快就把保證班這個選項剃除。」

兩年間,朱同學過著白天上班、晚上上課的日子。起初,他給自己的目標很簡單,兩年內看完所有考科的課程內容,並至少複習一次,並期許兩年內上榜。

但兩年後,他發現這樣的策略是有問題的。「我陸陸續續考了幾次考試,都差幾分落榜,也讓我重新評估自己 的讀書策略是不是出了問題。」

自定義讀書方法

看著差幾分上榜的成績單,朱同學知道,自己必須做出改變。

首先,他正視自己最不擅長的科目,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我最弱的就是土地登記,本來很逃避, 但上網看了一些上榜生的分享後,我才知道這個科目必須搭配民法一起讀。同時我再搭配題庫本,對照法規解題, 遇到陌生專有名詞就上網查。最後土地登記與民法我總共看了五遍,也終於突破心魔。」

朱同學也不吝分享專業科目的準備方法:

土地法規概要:法條龐雜,看完補習班的課程,還要複習、搭配考古題作答,才能加深對法條的印象。冷門章節不要放掉,至少看過一遍。

土地利用概要:出題偏向學術性、探究學術理論,需要有自己的一套論述。可以多做題目,加強自己的邏輯論述能力。

土地登記概要與民法物權編概要:此兩科建議搭配一起 讀。土地登記較多內容是實務的 SOP,裡頭出現的很多 專有名詞,須從民法找到解釋才能融會貫通。

此外,朱同學提醒,近年地政類科出題更偏向實務、 情境式考題。不適合再用以往考名詞定義、程序的方式準備。同時也要避免埋頭死記,盡可能融會貫通、活用法規, 才是拿高分的關鍵。

破釜沉舟的決心

除了找出自己的一套讀書方法,朱同學做了另外一個更重大的改變:辭職。「我的個性比較保守、不敢冒險,但在親友的鼓勵下,我決定辭去工作,花三個月時間全力衝刺今年度的原民特考。」他解釋。


完整內容詳見《My Plus加分誌》2023國考榜首大秘技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