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科大併華夏?公私校整併方案首例上路

這次的整併政策前所未聞,突如其來的方針,讓華夏科大學生難以招架;而華夏科大的教師也即將面臨失業的困境。回首以往的大學整合方針,多是公併公、私併私,而這樣的決策,也讓華夏科大的學生思考畢業之後到底是屬於華夏科大還是台科大的畢業生呢?
By 加分誌 2023/05/05 00:00:00

文/ KLEIN 圖/ Shutterstock

首例公私整併 引發高度關注

台科大在 2022 年時透漏,已在校內會議提案接受了華夏科大的校園財產,並要求華夏科技大學最快要在 2023 年停止招生,台科大也表示會讓原本華夏的學生能夠原校就學、畢業,而教職員也會給予離退金,或是重新聘為台科大的教師。 這樣整併的消息,引發全國師生的高度關注,因為歷史上還沒有公、私整併案例,這還是頭一遭。

少子化情況華夏科大緊急退場

1994 年 4 月 10 日在學者和民間團體走上台北街頭提出 「廣設高中大學」那一刻起,台灣的大學制度就即將面臨崩壞的命運。1994 年時,全台大學數量為 23 所、學院 35 所, 要想「上大學」可是難上加難;如今大學 126 所、學院 11 所、 專科 12 所,數量整整高出 1994 年的 5 倍之多,面臨過剩的困境。而在教改之後,又因政治因素,將大量專科升格為技術學院後,再改制為科技大學。

而在少子化越來越嚴重的現代,許多私立學校走入下坡,因為招生不足的緣故,而紛紛退場,甚至面臨關門的命運,而華夏科大也在此影響下,停招退場,並將場地捐給台科大作為第二校區。

慘淡的註冊率 華夏科大岌岌可危

華夏科技大學成立於 1966 年,原名為「華夏農業專科學 校」,並經過四次更名後成為了「華夏科技大學」,校友眾多蓋括政治圈、娛樂圈、學術界及企業界等。華夏科大的系所以工業、科技為大宗,而在目前科技行業吃香的年代,華夏科大卻不敵少子化的衝擊,即將面臨退場的命運。

根據教育部統計,華夏科大 109 學年度的註冊率為 70.11% 新生尚有 1199 人;到了 110 學年度,註冊率大幅降低 20% 來到了 49.41% 新生跌至 817 人;111 學年度則是來到了 42.39% 新生人數更是只有 545 名。

師生的未來保障

公、私併校最大的問題在於,學校體制大不相同,不論是人員任用標準、學生入學標準等都不可同日而語。公校人員屬於公務體系;私校人員則屬法人性質,此外,學生入學時的分數標準也大不相同,不禁讓人好奇,公、私合併真的能夠完美的全身而退嗎?

對於華夏科大退場,私校公會理事長尤榮輝表示,私立學校必須先完成退場程序,再捐贈剩餘財產,才能進行後續 動作。而令人好奇的學生及老師的去留,老師則必須要先離退或被資遣,再由台科大決定是否要以約聘方式雇用,此外, 保險也將從公保轉為勞保,並且退休身分從私校退撫轉為勞 退,轉換過程將損失部分權益;學生部分還是可以原校畢業, 且照常使用學校資源,不過學生即將面對的是,畢業證書不會是台科大,並且要接受母校從此消失一事。

不論將來你的學校是否面臨倒閉的命運,我們都要捍衛學習的權益,學習不僅是權益更是義務,沒有人可以無情剝 奪,一但遇到自己的受教權或是學生權益受損時,可向法院 提起訴願或行政訴訟,保障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