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牛津字典代表字「Goblin Mode放懶享樂」,其實是更愛自己

每年牛津字典均舉辦年度代表字投票,2022年,透過30萬人投票將「Goblin Mode( 哥布林模式)」選為年度詞彙!在臺灣與日本同樣有讓民眾投票選出代表字的習慣,究竟哥布林模式有什麼樣的意涵,能夠引起眾人廣泛的共鳴呢?讓我們一探究竟!
By 加分誌 2023/06/30 00:00:00
文/洪佳如 圖/pixabay、Shutterstock

哥布林是什麼?

想要知道什麼是哥布林模式,要先對哥布林有初步的了解。哥布林是歐美奇幻故事當中常見的妖精,身體特徵為綠色的肌膚、尖尖的耳朵與鷹勾鼻,個性往往帶有負面的意涵,像是貪婪、卑劣、狡猾等等,是一種較不起眼且有負面標籤的角色,也因為外型常常是邋遢、蓬頭垢面的形象,後來被衍伸成不修邊幅的樣子。
 

哥布林的生活方式

「整天無所事事的躺在床上,馬拉松式的把影集一次看完,無限循環瀏覽社交媒體,再將手中的洋芋片零食倒在嘴裡,即使要出門也毫不在意他人的眼光,穿著邋遢走出家門。」你是否也曾嚮往過以上這種生活模式?早在2009年,推特上就已出現「哥布林模式」這個詞彙,不過那時候還沒有引起廣泛的討論,以下為牛津字典的官方說明:
 
“Goblin mode”- a slang term, often used in the expressions“in goblin mode” or “to go goblin mode”- is“a type of behaviour which is unapologetically self-indulgent, lazy, slovenly, or greedy, typically in a way that rejects social norms or expectations.”(「哥布林模式」是一個俚語,常在「in goblin mode」或「to go goblin mode」這樣的表達中使用,它指的是「一種毫不掩飾地自我放縱、懶散、邋遢或貪婪的行為,通常以拒絕社會常規或期望的方式呈現。」)



 反其道而行,自己爽最重要

我們不難發現為什麼哥布林模式會受到歡迎,但哥布林模式追求的墮落舒適感,和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普遍精神追求背道而馳,尤其在社交媒體上,每個人都那麼優秀、完美,各個都是自律的男孩、女孩,我這樣無所謂的「放飛自我」真的好嗎?
 
這份追求完美的焦慮,在疫情嚴峻期間悄悄發生了變化。每一個人都承受不少身心壓力,甚至有報告指出,疫情使得家暴狀況更為嚴重,這樣改變人類歷史的疫情,也讓人感到不知所措、無所適從。過去所奉行的標準已不再適用,人們紛紛拋開社會規範,宅在家任性且專心的做自己,別人看不到,自己也不在意。
 
因疫情增生的哥布林

哥布林模式調節了對於完美的焦慮,可以讓人自在的隨心所欲。不過,我們也在疫情這段時間發現了截然不同的可能性,在家上課、上班成為了選項之一,獲取新知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人們開始發現,原來這樣活著也可以!就是這種發現新大陸的新奇感,以及對不同生活態度,讓大家對哥布林模式產生好奇與好感。
  


哥布林模式真的不好嗎?在充滿壓力的環境下,我們的交感神經將會自己啟動,因此哥布林模式最重要的價值,是讓身心的倦怠恢復到相對良好的狀態,就像圖中的哥布林一樣,徜徉在自己熟悉的森林環境,就能放心的做自己,進而愛自己。
 
所以當自己忙到喘不過氣時,別忘了問問那一個在藏在心中的妖精,是不是需要休息一下?才能走更長遠的路,軟爛一下也無妨,跟不上別人的腳步也沒關係,別太苛責已經很努力的自己,哥布林模式的開關,正在等著你隨時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