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16週,學生如何跟上腳步?

2022年起部分大學將每學期由18周縮短為16周,期盼縮短教學時數能帶來正向效益,若是每學期都只有16周,大學生會需要調整哪些生活方針呢?
By 加分誌 2023/08/30 00:00:00

文/Sandra
圖/shutterstock


大學16周的平衡調整

  對校方來說,每學期16周有利於師生完整的假期規劃,更便於安排國際交流、實習,交換學生能更順利銜接學制,外籍學生可以趕上家鄉節慶。

  但緊接而來的問題是,第一周才剛開學,還沒回過神可能就要交作業,扣掉考試與假日,可能每堂課上12-13次就結束,上課期程勢必得濃縮,老師如來不及調整教學步調而趕課,課程反而變得緊繃,同學們如何更有效率的吸收專業知識,很考驗時間的運用,對於平常課間比較鬆散悠閒的學生來說,改掉拖延症,做事專心致志,休息時就徹底放鬆,才能在緊湊課程中取得平衡。



學習生涯規畫,贏在起跑點

  每學期只剩下16周,對於有規劃的同學來說,這段時間可以多學習新事物,像參加營隊,進行擴展人脈的社交,避開旺季規劃旅行,透過長假的放鬆彈性充實自己,畢竟大學是邁入大人之前,培養獨立自主的重要時刻,懂得玩也要懂得充實自我,提早學習在長假中取得平衡,對於畢業後邁入職涯的人生規劃大有幫助。



學習做時間的主人

  回歸學程的彈性機制,大學16周對於一些需要實作作品的科系,許多專題因為時間過短而感到吃緊,因此有許多大學也開始軟性測試大學16+2周,無論未來學制如何改變,透過時間的掌握與有效規劃,彈性自主學習,做自己時間的主人,會是現階段的大學生們可以嘗試鍛鍊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