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andra
圖/Sandra、網路截圖
掀起熱議的原因
芭比與奧本海默結合成新的單字Barbenheimer,有人猜測是片商行銷手法,企圖讓全世界網友推爆。真相為何不重要,社群媒體大量出現謎因與二創海報,成功創造兩部電影的超賣座票房,不少民眾一天去戲院把兩部片連著看完,掀起全世界的芭本海默風潮。

芭比+海默的完美無違和結合
兩部片同時上映,風格卻完全不同,芭比將每位少男少女心中的夢幻變成現實,將一場粉紅冒險透過聲光饗宴搬上大螢幕,除了喚醒大家的童年回憶,也結合女性的生命故事,芭比不再是腦袋空空,只會購物的粉紅傻白甜,還要面對現實,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成為女性的縮影,不需要完美,只需要做自己;而《奧本海默》是描寫原子彈之父:物理學家奧本海默的傳記式電影,三小時的長片交映黑白與彩色的畫面,創造視覺效果與矛盾,在美國與納粹正在進行軍事競爭的時空背景下,主角必須搶先一步研發出原子彈,拯救世界,但這舉動卻也冒著可能摧毀世界的風險,這個議題呼應烏俄戰爭,有點挑動世界敏感神經的意味,是部史詩級的細緻電影。

兩部片難分軒輊轟動影史,不只是炒作,確實有其可看性與其背後深層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