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局長:畢業後要多看看,但不見得要急著出國

「我上次去考察亞特蘭大的哈茨菲爾德- 傑克遜(Hartsfield-Jackson Atlanta InternationalAirport)的時候,它還只有兩對雙平行跑道,現在你從 Google 看,它已經有第三組的單跑道呢!」說起全球的機場動態,任何的改變都逃不過林志明的觀察!
By 加分誌 2016/09/29 14:30:00


現任民航局局長的林志明一講到機場相關話題,就顯得特別激動,原本輕靠在椅背上的身子前傾 45 度,就像在介紹自己家的孩子,他希望聽眾也能跟著他一起體會其中奧妙。他運用手勢、各種中英文相互輔佐,光是一個「哈茨菲爾德- 傑克遜機場年均使用量超過一億人次」,就足以讓林志明興奮好久。別的機場可以辦到,台灣總有一天也能做到!這是他的使命,也是他的夢想。
 

玩出來的大學,探索出來的人生

頂著建中、台大土木工程學系的亮眼學歷,之後又赴泰國亞洲理工學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進修的林志明,是許多學子夢寐以求的求學典範,但他卻笑說自己是求學生涯中最不會念書的人,回憶起學生時期都是滿滿的「玩」。林志明話說得謙虛,但事實證明,當年這些「玩」卻是日後他在職場上,成為部會裡面「視野最宏觀、最會創新」的首長原因之一。

「我那個年代,工學院還是蠻夯的!」話鋒一轉,林志明憶起當年還在青澀歲月的日子,「初中畢業後,原本想直升屏東中學,但父親鼓勵我到台北求學。進了建中後,我發現我對當醫生沒有什麼興趣,當時甲組是考物理、丙組是考生物,準備科目都差不多,所以我就選了甲組。」林志明就和現在許多學子一樣,在探索未來的過程中,最先知道的是「自己不想要什麼」,再從多重的選項中刪去可能性,加一點未來的趨勢考量,漸漸地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

舉凡公路運輸、水利工程、交通建設的都是土木工程系的應用範圍,林志明笑說,自己身處的年代剛好就是台灣正要大舉建設之際,所以每一項工程對自己來說都很新鮮,「以前沒有特別對哪一個項目排斥,反而覺得有很多想知道的東西,但苦於系內沒有足夠的師資。」當你的內心對某個知識開始產生渴望時,或許這就是你的興趣所在。
 


 

鼓勵年輕學子多出去外面看看,
但別急著學畢業就馬上出去

很多人以為林志明是大學畢業後,就立刻赴國外攻讀研究所,其實不然。畢業後,林志明先是投入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的公職工作,在工作中發現自己不足後,才赴國外進修。

回憶起這一段經歷,林志明特別有感觸。位於泰國曼谷的「亞洲理工學院」是在聯合國的資助下,專門培養世界運輸領域人才、提升公務人員體系的搖籃,在林志明那個年代,來自全球六十多個國家的政府,無一不是想盡辦法把自己國家的菁英送往亞洲理工學院的大門,當時台灣一年只能送十二位公務員出國受訓,林志明便是其中之一,他說:「我真的很幸運,一路上都是遇到對我很照顧的長官。」

雖然是帶著公職去進修,但只要成了「學生」這身分難免都愛玩,林志明口中的玩,是指各種「球類運動」。在泰國亞洲理工學院進修時,林志明一下課不是在排球場上,就是在前往壘球場的路上,如果說課堂上的他是一名溫文儒雅的學子,那麼球場的他就是一頭自由奔放的獅子,好似人生的成敗都在這球場上了。

當然在國外念書,不免也會受到文化的衝擊。林志明以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念書為例,明明和泰國亞洲理工學院一樣都是菁英的聚集地,但是這裡的風氣明顯就壓抑多了,在美國遇見的每一個人都想拚出一點成績,即使到了半夜,從研究大樓透出的燈火足以照亮校園,連原本愛玩的他都不禁收起性格,林說:「當時紅襪隊的基地就在校園旁邊,但我一次都沒有機會去看過。」
 


 

我不是航空迷,但我是機場控

「工作、進修、再工作,再進修」這似乎是林志明能一直在運輸領域掌握趨勢的主要原因,除了回到校園念書外,每年的公務人員考察更是林志明能迅速為台灣帶來寶貴經驗的管道。

笑稱自己有「職業病」的林志明,不管是到哪個機場,都會緊抓相機,記錄下每個機場的好與壞。早期還沒有電腦簡報軟體時,林志明回國後不先休息,就趕緊製作幻燈片,和同仁分享他的所見所聞。當記者向他提問「有沒有特別喜歡的機場」時,他嘴角先是一揚,接著身子往前一傾,就開始細數全世界的機場:「美國亞特蘭大的茨菲爾德- 傑克遜機場之所以可以成為全世界最繁忙的機場,除了有完善的旅客運輸系統(People Mover System)可以迅速的將旅客分送到六個登機廳廊(concourses)外,如果系統當掉,這個系統底下還有一條人們可以行走的通道呢!」說起全球的機場動態,任何的改變都逃不過林志明的觀察。

「你看杜拜能成為最大的歐亞轉運中紐,除了有國家的支持外,你看阿聯酋航空的航點還有機場⋯⋯。」如果沒有高度的熱情,在訊息萬變的世界裡,很難掌握如此多而精準的分析。林志明對桃園機場的野心很大,他曾在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時提到,除了提升飛安為首要工作外,也極欲提升機場的軟硬體設施改善,讓民眾往來世界各地更方便。這些目標正是他從別的國家取經、經綜合評估過後,為台灣空運立下的目標,就在說此話的同時,桃園機場第三航廈的新塔台正在興建中,預計完工後,可以為桃園機場每年增加約 40 萬架次航量數。
 


 

工作是最好的磨練,危機是給自己的試煉

據說人來到世上時,都是塊有稜有角的石頭,並在人生的旅途上學習把自己磨成圓,朝著「完人」邁進。曾經與林志明一同工作過的同事形容他是個「直接又愛創新,視野宏觀又不易動怒,是個溫文儒雅的學者」,對此林志明聽到先是大笑,接著謙虛地道出自己其實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很多的性格確實是因為工作磨練出來的,但我也有不擅長的,我其實不太會與人社交,雖然我是獅子座,但嚴格說起來,我比較像巨蟹座。」

或許是如此的個性讓他能在高壓的環境上工作,但也有可能是如此高壓的環境讓他調適出如此寬容的胸襟,工作上的林志明很少會遇到什麼備感壓力的事,但這並不代表他的工作輕鬆愉快。好比說,每年連假都是交通部的噩夢,當民眾開心出遊時,交通部的燈火卻是一盞也不敢熄,深怕一個環節沒控管好,一個塞車、一個航班延遲都有可能讓民怨四起。

以航班運輸來說,最近因為「藍眼淚」而成為旅遊勝地的馬祖,正是民航局頭痛的問題之一,「一般旅客喜歡搭船去馬祖,然後再搭飛機回台灣」林志明說,「但是一艘船一次可以帶可以帶四、五百個人到馬祖,但是回程飛機一架只能載七十個」,再加上馬祖氣候不佳,很容易因為一個大霧讓原本就緊繃的交通運輸,變得更棘手,「我的工作應該是要把民眾平安送出去,開開心心的迎回來。」
 


 

為你打開視野的大門,
「航空特考」需要高度的熱忱

航空特考是進入民航局工作的門檻,每年釋放的名額雖然不多,但是因為報考的人數也不多,錄取率相對其他公職而言高出許多。吸引人的地方除了公職本身的穩定性外,以飛航管制一職為例,受訓後月薪約 4 萬 6 千元,隨著年資累積,還有機會上看年薪 200 萬元,堪稱是鑲著鑽石的鐵飯碗。

然而,想捧到這個鑽石飯碗卻不容易,以去年年底放榜的「航空特考」為例,航空通信科開缺 4 人,最後只錄取 1 人,原因就在於民航特考特別著重英語對話能力,而這又是國人最容易吃敗仗的科目。即使不免擔心起台灣人才斷層的危機,林志明卻不改樂觀的性格認為:「專業可以培養,但是態度卻是與生具備。」

林志明口中的態度是指天生的熱忱與一顆樂觀的心,即使民航局的員工坐享高薪,但背後的壓力卻不容小覷,與其他公職單位不同的是,它的高壓來自於工作上「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個錯誤的決定背後,可能是數以百計的全球旅客遭受影響,「如果沒有很好的適應力,即使考進來也會工作得很痛苦。」

回顧起擔任公職二十餘年的歲月,林志明稱自己一路能如此順利,都是有賴於長官們提攜,而現在培育下一代人才的棒子交在他的手上,他也絲毫不敢怠慢,新一梯次的「民航特考」招考在即,林志明也對年輕學子喊話,期待有志於將航空運輸變得更好優秀的青年加入,用你的雙手推動台灣邁向國際化機場的偉大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