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總覺得有不一樣,最不一樣的,是二十歲與四十歲的失戀,二十歲時失戀比較戲劇性,可能會到海邊喝悶酒,四十歲的失戀,人年紀大了反而臉皮薄,不表現出什麼,但二十歲的失戀是可貴的,四十歲的失戀則是可嘆的,二十歲時失戀你永遠可以再度站起來,而且可以學到東西,四十歲的人要再站起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跟骨骼保健也有點關係)。
要對青年學子(竟然用了這種詞)談愛情,當然也可以講些,比如愛情的守則,不要過度控制對方,要留給對方空間,成熟的感情是互相組成的一個團隊努力,這種,千萬的兩性作家都會講的話。但我其實真正想說的是,在學校時談的戀愛,如果天長地久下去了,當然很棒,即使最後沒有如你所願的發展,那樣也好,人總是要面對離別和悲傷,在二十歲的時候,你有很多的力量和時間來面對這些離別和悲傷,你可以從這裡面學習,當一個更好的人,學會愛人的方法。
進入大學,要談戀愛是大家共同的認知(不是研究高深的學問嗎?)我也認識很多人從學生情侶一路走到婚姻家庭,也認識很多人兜了一圈還跟大學時沒有戀愛過的同學終成眷屬,也有當時愛的死去活來但後來分道揚鑣老死不相往來的,當然也有學生情侶終成眷屬,最後卻因為外面的誘惑而分手的,大學時的愛情在這一點上面又和其他的愛情沒什麼不同,沒有人知道結果究竟如何,只是,也許我們都可以從裡面學會一點,如何讓迸發的感情變得長久,變得比激情更加深厚。
我想不到一個,可以跟大家說,談戀愛不受傷的方法,但我可以告訴大家,這樣的傷你們是會走過的,有一天會是過眼雲煙的,許多傷害在當時你覺得難以承受,其實都在幫助你變成更好的人,這也會過去的,還會有人愛我的,這兩句話我覺得很重要,當你知道這些傷害會過去,便不會做出真正恐怖的肢體暴力行為。
我一向認為大學時是可以盡情戀愛的時光,也許你覺得,有那麼容易嗎?說要找到就可以嗎?當然不是,你考進大學也是用功了好幾年,為什麼會覺得成功的戀愛自然就會掉到自己頭上呢?所以為了想要戀愛,你可以期許自己變成更好的人,學著如何增進自己的外表(外表的重要性一直被低估,如何展現自己的優點,如何修改自己的缺點,年輕的另一個好處,你有無限的塑造自己的可能),學著如何充實自己的內在,人會為了外在而動心,但會為了內在而留下。
所以,對於愛情這項建議,我想說的,其實只有,就去愛吧,在愛裡面你得到的不只是感情,其實更是清楚地瞭解自己,自己是誰,在被愛時是怎樣的,在愛人時是怎樣的,這是一種全新的瞭解自己的角度,愛並不困難,只是找到跟你頻率相同的人,那些改善自己所做的努力,其實也不過就是在調整自己的頻率而已,會有人愛你的,我保證。
只是最重要的,保護好自己,不要忍耐一段不健康的感情,最重要的,遵守安全性行為。

個人意見
曾任《CUE 電影雜誌》、《SCOPE 電影視野》主編,現從事電影與文字工作,也在網路媒體「大人物」、「BIOS Monthly」書寫個人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