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使力,光原社會企業發揮原民所長助其自我成長

許多原住民居住於偏遠地區,所能分配到的社會資源本就不足,加上人口外移等種種問題,導致經濟競爭力嚴重下滑。看到這個問題的光原社會企業,決定要著手幫助原民,而採取的方式與其他社會企業有著非常大的差異。
By 加分誌 2015/10/19 18:00:00


一切始於一個念頭

輔仁大學有位印度籍的神父,來台已經 20 餘年,他長期深入各個原民部落,進行傳教、輔導等工作,在他長時間與原住民相處之下,他發現原住民的生活品質與經濟競爭力不斷的下滑,原因在於,部落年輕人口持續外移,年輕人不願待在窮鄉僻壤,眼見自己的才賦就這樣被埋沒,所以一心往大都市去,期望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期望有一天能出人頭地。這樣的狀況無論是在平地鄉村或是原民部落都是正在發生的,神父有感於這樣的狀況會促使原民部落不斷衰退,因而決心要想辦法改變現況。

光原社會企業創辦人王鵬超,在因緣際會之下認識了這位印度籍神父,王鵬超深受神父的理念感動,決定與神父發起這場「原民生活改善計畫」。王鵬超與神父都一致認為,我們不應該嘗試改變他們的生活,而是要讓當地原住民利用自身所長、以大自然為首要考量條件,進行逐步生活改善。在這樣的想法下,光原社會企業扮演的角色不是一個推動者,而是「協調者」。
 


 

王鵬超解釋:「如果我們給予他們一個明確的方向,比如說我們建議他們可以賣某樣商品好了,但那並非他們真正想做的,同時可能也因為我們不夠了解當地狀況,而研發了一個跟當地完全沒關係的產品,這樣只會導致情況更糟。所以我們希望能陪伴他們,引導他們進行溝通,大夥齊聚一堂,慢慢的討論出一個完善的方針,這才是我們希望達成的目標。」

而輔仁大學印度籍神父最後創辦了瑪納有機文化生活促進會,與王鵬超的光原社會企業各司其職,瑪納負責銷售端,光原負責了解原住民需求及從旁協助,一起為原住民的生活努力。
 


 

凝聚共識

王鵬超說到,凝聚共識,這四個字是他們在協助當地原住民找到目標的前期最重要工作。這段時間可長達一年半到兩年,光原社會企業的員工每隔一兩星期就會到部落與當地原民聊天,藉由聊天的過程拉近與原民的距離,也藉此博得當地人的信任。

同時,在這段時間最重要的就是找出一個大家認同的目標,所以難免大夥你一言我一語,多少有摩擦,光原也算是一個居中協調的角色,適時給予建議,也當調停的角色,讓大家能專心於討論出共同目標。
 


 

至於為何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呢?原因在於要整合大家的想法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堅持,如何整合、釐清、轉換,就是光原所要思考的問題,如果僅是草率的決定,對於部落的未來不會有任何益處。擬定出策略還有方向後,光原社會企業將會給予一些技術上的指導,但更重要的是後端的行銷層面。除了建立工作坊,教導當地原民技能,光原社會企業更是幫助原民銷售產品,讓他們能拿到更好的價格,也進而提升利潤。

王鵬超就舉了一個例子,像是本來農民以噴灑農藥的方式確保茶葉不會被蟲吃掉,但這也導致農藥殘留的疑慮,尤其是現代人對於食品安全問題的看重,人們寧願多花錢購買有機農產品,也不要貪圖便宜而拿健康開玩笑。因此,以阿里山地區的原民部落為例,光原社會企業指導當地原民如何完全戒除農藥的使用,發展完全的有機茶葉市場。
 


 

有機農業不是件簡單事,尤其要如何讓原民相信有機農產品比一般農產品更有市場,他們的觀念認為不噴農藥,茶葉就會死光,也就沒有收穫,但藉由工作坊的技術指導,光原在當地原民的原有栽種技能上,指導他們發展有機農業,這就是光原的最大目標─以當地原民的優勢進而開拓更大市場。

除此之外,還有價格問題,阿里山地區的原民本來銷售的茶葉價格經光原社會企業的觀察發現低於市場行情,原因在於當地原民並無太多市場銷售的經驗,也不太懂得了解市場行情,以至於利潤薄弱。在光原社會企業的指導下,有機茶葉的身價上漲,也帶給原民更好的生活。
 


 

善用原有資源創造最大利益

光原社會企業除了有阿里山地區的成功經驗外,也在高雄桃源鄉、南投仁愛鄉積極輔導原住民。南投仁愛鄉的原住民本來是以種植檳榔謀生,但近年發現檳榔的利潤有限,想來想去也沒辦法利用檳榔開發什麼相關產品,在眾人集思廣益之下,大家想到一個妙點子─養雞。

在山區的原住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養雞,養雞對當地原民來說完全不是難事,那為何要養雞呢?他們發現檳榔樹的樹幹很細,地面還有很多多餘的空間未被利用到,何不拿來養雞呢?

就這樣,小雞們可以在檳榔樹下自由活動,而且秉持著光原社會企業的「有機理念」,絕不注射任何生長激素或是抗生素,在最自然的環境下生長的雞群所生下的蛋,顆顆渾圓飽滿,顏色呈現金黃色,成了當地原民口中的「金元寶」。

王鵬超說:「其實在我們到當地去跟他們聊天之前,他們從未想過檳榔樹下的空地也可以拿來利用,而這個點子也是他們一起想到的。我想說的是,其實原住民朋友擁有許多很棒的點子,只是沒有一個機會實現,也沒有人跟他們說,其實他們的點子很棒,可以拿來賺錢。」

而在高雄桃源鄉也是養雞,但當地沒有檳榔樹這個契機,而是族人一起想出的新形態運作模式。王鵬超也說到,在不同地區,會有不同的運作模式,光原社會企業不會多加干預,只會給予比較專業的指導,希望能發展出各區不同的經營方式,如此也能發展出市場區隔。
 


 

小農看天吃飯

當我們問到光原社會企業有沒有遇過什麼樣的挫折時,王鵬超回答:「以我們公司而言是還好,但對於農民來說,他們本來就是看天吃飯,如果遇到天然災害,損失就會比較大。像先前八八風災重創南台灣,我們輔導的高雄桃源鄉部落就是受災戶之一,聯外交通全毀,當地人整整一個半月無法跟外界聯繫,沒水沒電,又沒辦法到山下採買物資,可以說是最慘的一次了。」

風災導致原民的心血全毀,但更重要的是人身安全問題。王鵬超說,因為沒水沒電,交通又被斷掉,有些人有就醫需求卻無法出去,只好請消防隊派直升機來載走。另外,冰箱也不能用了,大家怕東西變質壞掉,所以只好拼命的把冰箱庫存食物吃光,尤其是那些打獵狩來的肉,根本禁不起白天高溫,大家無奈的吃完那些本來是要留待之後享用的肉,王鵬超更開玩笑說,後來直升機空投物資甚至還有投下痛風的藥呢。

災後,據說當地原民花了許久功夫才回復原狀。首先當然是先整理家園,再來就是清點損失,田裡種的那些勢必是損失了,但原住民天生樂觀的性格,讓他們在重建之路上走得不算崎嶇,而且有光原社會企業的從旁協助,重建之路比想像中的順利一些。王鵬超更說,如果這樣的情況發生在平地,大家一定會叫苦連天,甚至到政府部會去抗議,但原住民朋友不怪罪任何人,而是默默的整理家園,讓一切回到軌道上。
 


 

主角就是原住民

無論在哪個地方,光原永遠都是扮演配角的角色,無論在哪個階段,前期了解階段到後期銷售階段,光原永遠都是在一旁觀察當地人需要什麼樣的協助,或是當地人有需要他們協助之時,他們才會想辦法為他們解決問題,或與他們討論出一個最好的解決方案。

光原社會企業感嘆,原民部落的人口外移已經過於嚴重,但他們不會將力氣用在「吸引原鄉青年洄游」,而是那些有志幫助這些原住民、幫助他們獲得更好工作的年輕人。

王鵬超解釋:「當部落年輕人嚐到了城市的好、便利,怎會想回到交通不便的部落呢?我想不管換作是誰,就算不是原住民,只是鄉村的小孩,也一樣會有這樣的想法,除非他們到了一定年紀,想回鄉定居,才有可能。所以我們將目標放在那些懷有大志、對社會關懷有熱情的年輕人,希望有更多這樣的人加入我們的行列。」

但說到這,王鵬超也說在光原社會企業工作可不是件輕鬆的工作。上述有提到八八風災對原民的影響,但其實對光原的員工來說,這也是非常大的壓力,因為等於那段時間通路是完全沒有商品可以販售的。反之,如果庫存太多,員工也會有銷售壓力,常常要構思行銷方案,如何將商品以最快的速度販售出去。
 


 

王鵬超也說,雖然在光原社會企業工作壓力不小,不過一個月有幾乎一半的時間都在戶外,而且到這些原民部落,更可體驗他們的生活,還有感受一下遠離都市塵囂的寧靜,也是工作之餘不錯的減壓方式。

王鵬超更鼓勵員工不要只是工作,更要到其他國家看看,因為他覺得在社會企業工作拚的是一份熱情,但如果真的要增廣見聞、體驗不同文化,還是要出國看看,所以光原社會企業補助員工一年一次出國的機票費用,更大方給員工一個月的假期,「強迫」員工到非華語系國家走走,這對剛出社會的大學生而言可是絕佳的工作機會阿!



瑪納有機文化生活促進會針對高中以上的青年,推出打工換宿的體驗行程,讓青年實際體驗原住民的生活,不僅能親近農村,還能學習到原住民的文化,搭以近年最夯的打工換宿方式,提供台灣青年最直接的原民生活體驗。除此之外,也有針對企業、學校、團體等等提供生態旅遊的行程規劃服務,讓所有人都有體驗農村生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