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取類科:107 年高考財務審計狀元
學歷:銘傳大學 會計學系
年齡:27
準備時間:1 年
107 年高考財務審計各科成績
科目 |
分數 |
國文 |
54 |
法學知識與英文 |
70 |
內部控制之理論與實務 |
88 |
審計應用法規 |
77 |
財報分析 |
71 |
管理會計 |
63 |
審計學(包括政府審計) |
74 |
政府會計 |
78 |
總成績:72.53(錄取標準:63.9)
會計系畢業選擇穩定的高考之路
王彥文在大學時的成績普通,因為不想讓家裡有負擔,於是一邊打工一邊上學,放在學業上的心思較少,學業有點兼顧不來。王彥文說:「剛好畢業那年的景氣特別不好、就業環境也差,所以才想說考公職可以有個穩定的薪水。」當初大學選系,一心想走商科,又想學習專業技長,於是選擇會計系。同學中蠻多畢業後去事務所上班,但幾年後還是跳到其他行業,多方打聽後綜合判斷,覺得高考後的起薪比一般行業高,也埋下想參加高考的念頭。
王彥文說:「選擇財務審計也有一段淵源,當初延畢半年後去當兵,剛好認識的同袍裡有人在準備財務審計的考試,才知道與會計系相關的考科可不只有會計!」他提及,財務審計比較少人報考,除了因為大多是背科,加上一年只有一次考試,考不上又得再等一年,所以比較少人願意賭這個機會。
王彥文在退伍後就先進入一般公司賣樂器,一做就是快兩年的時間。喜歡玩樂器和從事相關產業的工作卻是兩回事,必須學到察言觀色。王彥文說:「原本生涯規劃就是希望自己能在一般產業工作兩年,於是 2017 年四月底離職,開始備戰準備考試,銜接的剛剛好。」

勇敢嘗試各種讀書方法,成功高分上榜!
「內部控制的理論與實務,以往題目都是法條較多,但今年考試卻以實務面為主,幸好補習班老師在審計學課程裡都有提到。另外老師上課的版書,也建議一定要寫下來,都是統整好的資訊。」王彥文也將近十年的考題整理出來,把常考的範圍、內容牢記。
以前大學時期雖然上過審計學課程,但透過補習班老師,讓他真正了解這門類科的過程、原理原則。王彥文說:「有時候老師講一些實務的例子,事後我在和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朋友聊,會發現原來他們真的有這樣的流程,這些實務的例子能幫助沒有實際經驗的人更加了解。」
王彥文有買老師出的隨身讀,把課本內容濃縮、公報濃縮、考前重點濃縮,是一本超級精華的課本,讓他覺得受益很多。他很鼓勵大家多多嘗試各種讀書方法,一開始王彥文是用口述的方法背誦,假裝自己是老師,先自己消化內容再口述錄起來,在晚上會出門散步、遛狗的時間裡會聽這些錄音檔,後來發現用這個方法背誦的章節,之後複習的時候特別快速。
另外他還有一招,就是把法規下載弄成 TXT 檔,再放到可以朗讀 TXT 檔的 APP 裡,還可以調整說話速度。法條一直重複聽,之後再看就會更容易理解。王彥文認為法條直接用背的成效不佳,他建議把法條和考古題連在一起,會比較好背也更理解法條的意思。他認為寫申論題時以架構內容為主,法條的完整度反而不是重點,他說:「法條不只是背,更要懂內容。」
已經上榜的朋友提醒他,在考前一個月左右,要開始複習不要再學習新的科目,因為書是念不完的,要好好把握時間把整理好的精華讀熟。王彥文習慣用多種顏色的筆來做筆記,各種顏色的意思不同,有的是標記老師說的重點、有的是代表自己容易錯的地方、還有的是每次都會錯的地方。
找方法排解壓力,勤練筆培養臨場感
當王彥文覺得壓力大的時候,會看別人的上榜心得砥礪自己,或是散步、遛狗。比較特別的是一週中,有一天的上午會讓自己好好休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調適唸書緊繃的心靈狀態。
王彥文有一位考會計科的戰友,彼此會互相勉勵、吐苦水。除此之外他也參加不少考試練筆,包括 2017 年 7 月的高普考、12 月地特、3 月關務特考、台電、台灣菸酒等考試,一路練筆有漸入佳境的感覺,能實際體驗考試的臨場感。王彥文也勉勵還在努力的考生:「有目標很重要,為了達成目標就得想辦法要怎麼實踐,各種方法都可以勇敢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