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個圈上國考路,榜眼的筆記讀書術

嘉芳大學念的是財金系,畢業之前對於進入社會有些嚮往,期望可以運用所學專業,在領域取得好成績。但真的畢業之後,她發現過去的想像與現實有些落差,在家裡附近的不動產公司找到行政助理的工作,一待就是五年。
By 加分誌 2019/01/01 00:00:00

月薪約兩萬出頭,但工作輕鬆,生活也過得平穩。當時她想反正有工作就這麼做著,但家人一直認為嘉芳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兩年前恰逢家中發生一些變化,嘉芳就在家人的建議下辭掉工作全職準備國考。投入國考時,嘉芳仍希望可以學以致用,又想要避免不喜歡的會計、統計等科目,最後選擇投入商業行政。八月離職,恰巧碰上補習班的特惠季節,考慮到已經畢業一段時間,加上考科包含過去不曾接觸的法科,嘉芳很快決定報名補習。

考取類科:107 年高考商業行政榜眼
學歷:朝陽科大 財金系
年齡:29
準備時間:2 年

107 年高考商業行政各科成績
科目 分數
國文 57
法學知識與英文 54
民法 73
貨幣銀行學 78
行政法 77
經濟學 71
證券交易法 55
公司法 66
總成績:67.10(錄取標準:64.80)
 

獨門筆記讀書術

因為本身非常喜歡寫字,嘉芳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筆記讀書術。除了透過抄寫記憶,也順道加強答題筆速。抄寫時嘉芳會運用不同顏色的筆記,她打趣的說:「看到五花八門的顏色就覺得很快樂,寫得好看一點,做筆記的時候就不會覺得是很累人很煩心的事情。」不過嘉芳並不僅是為了美觀,在做筆記時腦海中自然會內建一套顏色分類系統,以法科為例,法條條號、內容與爭點會使用不同顏色區別,特別重要的地方也會以醒目的紅色標註。

嘉芳認為做筆記的同時也是在建立申論題的答題邏輯。舉例來說,首先她會把法科的條文內容先看過一遍,認識這個法律的全貌,藉此了解補習班老師上課的架構,不同條文之間為什麼老師會牽引在一起,接著再以上課架構為基礎,統整法條、內容與相關條文,幫助作答時觸類旁通。

針對不同性質的考科,嘉芳整理筆記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像是經濟學或是貨幣銀行學,考試重點在公式、圖表比較與模型,她會準備寬版的單字卡,把這些內容整理在一起,方便攜帶也能把握零碎的時間記憶。
 

練筆了解程度,一周讀書進度

做筆記是嘉芳主要的讀書方式,但筆記之外的輔助也不可或缺。部分考科包含申論及選擇的混和題型,她利用歷屆試題做加強。平時就有抄寫筆記,所以嘉芳沒有額外練答申論題,但她仍有買題庫書閱讀擬答,了解申論題的作答方向。她也提到因為實務見解與增修條文都是歷年考試的重要考點,不管哪個類科,蒐集相關資訊都是必要功課。嘉芳也就自己的經驗勉勵考生:「時間到了,不管你讀到哪裡都一定要去考試,雖然成績出來可能不理想,但這樣子才會知道自己哪裡不足然後去調整。」

第二年準備考試,嘉芳每天八點多起床,從九點左右一路讀書到圖書館關門,回到家後也會用電腦看一些實務見解,或是學者、老師對議題的新分享。每天固定複習兩科,以商科搭配法科的方式複習,或是法科與簡單法科的搭配。六天就能複習完全部科目,一周裡多出的一天,若是累了就會休息,或是補足當周沒有完成的進度,考前則利用這一天複習共同科目。
 

國考路途親身體會

談到對於其他考生的建議,她說到當初為了學以致用的堅持和對部分科目的排斥,加上時間急迫,有點草率的投入開缺少的冷門類科,事後有些後悔,所以希望考生一定要慎選。但她也強調這個建議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只是根據自己的經驗,不要讓規避科目或堅持所學成為在準備國考的阻礙。畢竟投入準備後中途更改考科,面臨的時間壓力與耗費的成本其實更大。

畢業幾年後才決定踏上公職路,嘉芳甚有感觸的說:「我覺得畢業的時候會很茫然,不知道要幹嘛,也不知道準備國考是不是最好的,或者補習是不是最好的。但像我現在畢業了七年,我有同學畢業就考上公職了,我繞了一圈,才跟他們一樣。在大學的時候可以好好思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